标签:
杂谈 |
11月9号周一,我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了音悦台和
Billboard
的战略合作发布会。各方的通稿大家应该也都看得差不多了,我从个人角度来谈一些观点和细节吧。
先聊聊 Billboard(公告牌)。Billboard 1894年创刊,起初是黄页杂志,随着其内容逐渐娱乐化,它的歌曲排行榜越来越收到欢迎和重视。1958年,Billboard 整合了资源并清空历史数据,推出了 Billboard Hot 100 单曲榜,从此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专业的音乐排行榜。(话说美国一直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会是世界流行音乐的中心,所以后面为了便于行文我就不再加上「乃至世界」这四个字了哈)。
Billboard 伴随了美国流行音乐的整个发展过程,而 Billboard 也以其公正、权威的榜单成为了整个产业发展的标尺及数据库。尤其是其百强单曲榜「Billboard Hot 100」,直接反映了当前乐坛的流行趋势。而歌曲是否上榜、曾有多少作品上榜,则成为了反映歌手当红程度和评价歌手音乐生涯的关键指标。
之前我写过一篇小文章《美国三大音乐奖有何差别?》(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I5MjMzOQ==&mid=200026721&idx=1&sn=3dcdf85294f05bb6d5fab99a
再来说音悦台(www.yinyuetai.com)。音悦台作为一个专注于 MV 欣赏及歌迷延伸服务的垂直音乐视频平台,这些年在国内竞争愈发激烈的互联网音乐环境中,反而在几家巨头的夹缝中越活越滋润。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音悦台以相对低廉的成本拿到了各个音乐平台不太重视、价格还未炒高的曲库视频版权,从而积累了大量优质资源。同时其围绕着粉丝需求打造了一系列衍生服务如资讯推送、明星周边售卖、线下应援组织等,也让音悦台成为了国内对「追星」需求满足得最好的音乐平台。
音悦 V 榜是音悦台在 2012 年启动的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不满足于垂直视频及围绕着粉丝服务衍生出来的业务,音悦台想要攻占音乐产业中的制高点:榜单。这不难理解,因为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能为业内机构、歌手、从业者、歌迷及广大公众,提供可以进行量化分析数据的榜单。一方面,业界长期以来缺乏对唱片真实销量的客观统计,大量的销量都源自唱片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水分颇高;而基于播放量或受欢迎程度的各种榜单,也常常爆出「收费打榜」或「恶意刷榜」等消息;而奖项评选方面,也常常出现「皆大欢喜」式的团圆晚会……这些咱中国人都知道的事儿就先不多聊了。
但音悦台对音悦 V 榜的投入和决心还是显而易见的:每周发布榜单、每20分钟更新数据、监测站内外共十项用户数据(站内外及移动端完整播放量、收藏下载分享量等)并加权得出最终分数……这些翔实、海量且完全基于用户行为的数据能够基本全面地反映出榜单中各首 MV 的受欢迎程度,再考虑到音悦台在「MV 视频服务」这个细分领域所占的巨大份额,音悦 V 榜的准确度和公信力还是相当之高的。这也是 Billboard 认可音悦台,进而达成彼此深度合作的基础。
具体到这次双方的合作,主要看点有三部分:1、榜单数据共享(最核心的):音悦台将成为 Billboard 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家授权展示平台,同时 Billborad 将与音悦台联名推出华语音乐榜;2、加强交流推广:Billboard 将借此机会拓展中国市场,更好地将欧美音乐介绍到中国,同时将积极地把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介绍到美国;3、衍生业务合作:包括艺人演唱会、周边商品设计销售等。
当天音悦台还公布了其他几项业务,包括进行中的音悦 Stage 艺人训练项目(招募练习生集中训练后出道)、启动中美音乐交流计划(选派优秀的音乐人赴 MI 进修,MI = Music Institute,世界顶级流行音乐学院,Lupo 就在此任教并被学生张丹忽悠到香港创办了蜂鸟音乐)、设立中美音乐交流基金等。
总体看来,音悦台经过了几年的修炼,守好了「MV 第一站」及「粉丝聚集地」这块自留地之余,已经积极地开始向音乐产业上下游业务拓展。避开火星四溅的版权烧钱大战另辟蹊径,未尝不是一条新的发展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