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紫棋当然没有抄袭

(2015-07-30 01:04:37)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6dd026cbjw1euk4n3auz8j21hc0xc0x2.jpg 

撕比涨粉丝,口水博关注。我混了这么久微信微博知乎,这点道理还是悟得出来的。那么具体到抄袭这件事,指控歌手抄袭(不管是否成立)的文章大家一般都看得津津有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而澄清抄袭指控的文章通常会看起来比较乏味(因为没有热闹看了)。所以,这不是一篇会看起来很爽的文章,就像它那干巴巴的题目一样。

前一段邓紫棋的新歌《新的心跳》一发布,就被指控抄袭了 Katy Perry 的《Firework》,当时我就用微博简短地分析了一下两曲的差异,以及抄袭不成立的原因。但一段时间过去,「抄袭」的指控好像愈演愈烈,甚至一些百万级的大V也参与了进来。比如知名音乐博主 @Edwin欧美音乐疯 上周就发布了一篇《创作才女?邓紫棋把欧美歌手抄个底朝天》,除了《新的心跳》外,还指责 GEM 的《泡沫》抄袭了意大利女歌手 Ivana Spagna 的《Con il tuo nome》(无言悲伤),以及《After Tonight》抄袭了 Jennifer Lopez 的《On The Floor》的副歌部分。

在此有必要再次说明一下我对「抄袭判定」的看法:一位歌手是否抄袭了另一位歌手的作品,和这两位歌手的性别、年龄、国籍、名气、收入、言论、唱片销量、人气高低、粉丝数量、媒体态度、歌曲好听与否……通通没有关系。判定抄袭成立的证据必须来源于乐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靠谱」。不基于乐谱的抄袭指控或澄清,都是「不靠谱」的。

所以,这懒还是不能偷啊。上谱子。

http://ww1/large/6dd026cbjw1euk4q4ucbgj21kw28d49x.jpg1、和声:

《Firework》整曲都是一小节一换和弦,和声连接很规整,4小节一循环。(所谓循环,是主和弦经过发展后解决回主和弦)

主歌段每句一小节,每段4句共4小节

副歌段每句两小节,每段4句共8小节

而《新的心跳》整曲都是两小节一换和弦,每8小节一个循环。

主歌段每句两小节,每段4句共8小节

副歌段每句四小节,每段4句共16小节


2、旋律:

和声框架差别如此之大,旋律基本上就没有相似的可能了。首先是乐句长度就有差别,而且切分点、旋律走向也都完全不同(看不懂谱子的至少可以把音符连连线然后看形状呢)

至于质疑声最多的「ang~ang~ang」(见谱第29小节),其实是一种把长音切短、重复,从而强化情绪的手法。这种方法一来不是某个歌手的独创,二来从旋律上,二者的时值、位置、形态都不相同。


3、结构

刚才已经提到了两首歌的主副歌结构的差异,再详细列一下吧:(bar 是小节的意思)

(两首歌都只列我打出谱子的歌曲前半段)

《Firework》结构:16 8 16

A(4bar) * 4 

Pre-Chorus(4bar) * 2

B(8bar) * 2

《新的心跳》的结构:16 16 8

A(8bar) * 2

B(8bar) * 2

Bridge(8bar) * 1

注意:《Firework》的 Pre-Chorus 段出现在 B 段以前(ignite the light~And let it shine),而《新的心跳》则写了一个起间奏作用的 Bridge 段放在了 B 段之后(有新的心跳~有新的心跳),用以从 B 段过渡到后面的 A 段。


所以,这两首歌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相近」,是因为她们用的打击声部和铺底电子音色有些相似,而这也是 Dance Pop 的特征之一。这两首歌的相似程度,和其他大调 4/4 拍的 Dance Pop 歌曲之间的相似程度差不多。

下面是 Edwin 指责此曲抄袭的原文,93字:(真正涉及「抄袭」的,一两句就含混带过了)

邓紫棋最近发行了新的单曲《新的心跳》,这首歌声称是她的原创作品,词曲经由一人包办,但仔细听,你会发现副歌部分的鼓点,还有很多地方的处理方式都和水果姐Katy Perry 2010年发行的单曲《Firework》惊人的相似,就连歌词大意也和《Firework》一样。

而我要想把「没抄袭」这事情说明白,需要写上面那么一大堆话(更别提费劲巴拉地扒歌打谱了)。

————————————

然后是指控《泡沫》抄袭了《Con il Tuo Nome》,这个就更勉强了。只需要列那「像」的两句:

http://ww3/large/6dd026cbjw1euk4sczyl0j21kw28dqey.jpg 和声迥异(甚至连和声推进节奏都是错位的呢),而且《泡沫》还有个从小调往大调的离调,两首歌曲的色彩完全不同。

至于那最「像」的半句,只是在旋律上的巧合。而后的发展、支撑其的和声,以及它们在整个歌曲里承担的作用,都存在巨大差异。说「像」真的很牵强(乐理实在太差),而「抄袭」更是无从谈起。


Edwin 还指控了《After Tonight》抄袭了 Jennifer Lopez 与 Pitbull 合作的《One the Floor》,他的原文是两首歌「副歌部分节奏旋律完全雷同」——这实在有点让我哭笑不得。如果不识谱,是不用把话说得那么笃定的。我倒是想给大家听两首歌(一定要听噢):

Kaoma《Lamboda》

高凌风《眼睛眨一眨》

像么?这本来就是一首歌

因为它们,还有《One the Floor》都改编自玻利维亚乐队 Los K’jarkas 的《Llorando Se Fue》

http://ww1/large/6dd026cbjw1euk4ugime1j20ms0ein00.jpg 

Jennifer Lopez 和 Pitbull 都是拉丁裔音乐人,用拉丁元素去混Hip-hop 的说唱,以及电子舞曲的音色和节奏声部,是自然而然的创作方向。而在 Dance Pop 强势复苏的 2011/2012,邓紫棋的《After Tonight》采用类似的编曲风格是再正常不过了(要知道,GEM 的编曲 Lupo 原来可是混 LA 的,搞不好那个圈子里的制作人们用的音色都差不多呢)。只是两首歌同为小调、速度接近,听起来有些相似的感觉罢了,「抄袭」则绝对是子虚乌有呢。

——————

反对抄袭,是为了保护原创。但「反抄袭」,要先明确什么是「抄袭」。之前我在微博上也说过,对于抄袭,并不是业界没有标准——我之前明确列出的几首抄袭歌曲,无论哪个音乐系的老师,都能得出和我相同的结论。但现在业界做不到的是:把这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总结成准确、凝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很难(欧美也没总结出来),所以才需要我们慢慢去推动。在对抄袭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去分析澄清那些被误认为「抄袭」的作品,则会让我们的标准,越来越明确和清晰。

至于这些没有音乐依据的、不靠谱的「抄袭指控」,不仅对创作歌手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模糊了公众视线、分散了公众对「抄袭」的注意力,反而保护了那些需要被问责的、真正抄袭了的歌曲。

辟谣的成本往往数倍于造谣、传谣,这是社会规律。不实的「抄袭指控」在互联网上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对此的澄清分析,则需要更大范围的传播。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这篇确实花了不少时间),还请大家多多转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