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虾米:独立音乐孵化器

(2015-06-04 18:43:30)
标签:

杂谈

今年夏天,独立音乐圈里最火的巡演就是程璧和李志。2015华语金曲奖最佳新人程璧在5月20日刚刚在广州的中央车站完成了全国剧场巡演的首站演出,而中国独立音乐的领军人物李志的在深圳体育馆的首场巡演无论从音乐水准、舞台效果和票房规模来看,稳稳地迈入一线主流音乐人行列。

虾米音乐人是他俩共同的身份。李志 2011 年以数字形式发行了自己第六张录音师专辑《F》,烧毁了自己所有的实体唱片,并起诉了以虾米为首的诸多未经授权就使用了他作品的音乐平台。而 2014 年,李志又成为了虾米音乐人,在虾米首发了他第七张专辑《1701》。该专辑在虾米的试听量已经接近千万。而程璧与虾米的相处则更为融洽:因在虾米音乐人平台上发表了作品而受到关注,于 2012 年独立发布首张专辑后入选寻光计划,在虾米的资助下完成了新专辑《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制作。

如果说李志作为音乐人历经了与音乐网站从对立、对话到和解合作的过程的话,那程璧则是直接享受了磨合得初见眉目了的互联网音乐 O2O 模式:线上发歌、推广,待时机成熟后,对接线下演出。


给音乐以呈现平台

在虾米里还有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音乐人。比如石进,这名网络工程师在2002年看完周杰伦演唱会后开始自学钢琴,而后陆续上传了他的《夜的钢琴曲》系列,在获得网友追捧的同时,也引起了冯小刚的注意,将其收录为《非诚勿扰2》的配乐。比如名声不大但在虾米平台非常受关注、把纯音乐写得像电影场景般丰满的鲸鱼马戏团,甚至包括用模糊音准和游移节拍刷新了公众音乐认知的庞麦郎。在虾米上发布作品的不仅是这些在传统唱片公司看来「根本不具备入行资格」的音乐人,还包括很多根正苗红的歌手,比如在夺得金曲奖最佳新人之前就在虾米上试听量高居前列的李荣浩,比如曾为华晨宇林宥嘉操刀过多首单曲的音乐人西楼,比如有摇滚传奇父亲和流行天后母亲却偏要自己做小众唱作人的窦靖童。

这些音乐人有人名气已经很大,有人还在这里慢慢积累。但他们都在虾米收获了很多听众,而且他们的音乐听起来都那么富有个人气质,很是有些特点。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风靡英伦的「海盗电台」——传统 AM 电台中播放的都是老掉牙的抒情歌曲,而一些不安分的音乐人在公海上架设了传播半径更大的 FM 电台。这些电台播放的新奇刺激的音乐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而这些此前被传统唱片公司拒之门外的新锐乐队,用越来越多的粉丝作为谈判筹码,拿到录音和巡演合同。无论在电台时代还是网络时代,优秀的小众内容一定会在不停的推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壮大,音乐的新陈叠代循环永远不会停止,只是区别在于:后者的效率更高。


大数据选秀场

你可以把虾米音乐人理解成一个网络选秀平台。实体唱片时代,发掘明星要靠制作人的眼光和判断——用他们的专业能力去预测歌手的销量。电视选秀时代,这部分决策权逐渐让渡给了观众:粉丝们的热情不一定能决定节目行进的方向,但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选手们在节目结束后的是否能获得唱片公司的优厚合约——肯为他浪费口水的粉丝,就是肯为他音乐买单的歌迷。而对于诸多原创音乐平台,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时空更大、且进度不那么紧凑,但数据更为精准的选秀——新人们纷纷亮相、各显神通,而用户们一次次的点击、评论、收藏构建出的大数据,甄别出了这些佼佼者。

寻光集就是用户对虾米音乐人的选拔,寻光计划的那13张唱片是对优胜者们的奖励,是他们从「小众音乐达人」转职成「乐坛潜力新星」的关键推力——在传统唱片公司还在疲力自保、无暇运作新人的当下,音乐内容产业链上那缺失的一环,总算又一点点地对接上了。


反哺音乐

虾米说自己不是唱片公司,自己是平台。寻光计划总共接近千万的制作成本即便放在传统唱片公司也很难称为小制作,而虾米要求的,只是专辑的独家网络发布权而已。火起来的程璧、庞麦郎等,负责他们巡演和经纪的另有其人。推出来了又不做,那虾米图什么?笔格?情怀?还是……很大的一盘棋?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这是对原创音乐人极大的帮助。中国有大量的优秀原创音乐人,只因无力支付制作费用导致被迫作品以半成品的粗糙状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从而导致了其长期的地下化、小众化。而这一点点资源的支持不仅能够维持他们的创作动力,甚至能推动他们在艺术上的演进:有多少歌手是因为预算的拮据、设备的简陋而被迫在音乐创作上选择了民谣式的简约弹唱,选择了 low-fi 式的独立姿态?而一旦拥有足够的资源后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追求音乐表达上的复杂与深刻,追求艺术创作的细致与精良。李志是这样,程璧也正在这样。只不过李志靠自己攒了很久,而程璧有人帮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