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4年我看了不少音乐节目,写了不少乐评,去看过节目录制,也去过决赛现场。就在这两三年间,中国音乐类节目的制作水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编乐队、弦乐组、为每次演唱重新编曲、环绕声录制、立体声播出……这些仅仅在四五年前堪称奢侈的制作标准,现在已经成为节目制作的默认配置了。而在因盗版横行造成的产业萎靡、音乐制作预算不断下降、歌曲制作水准愈发粗糙的当下,这些音乐节目提供了精良的设备和充足的资源,得以让优秀的歌手们可以奉献出精湛的作品、创作出顶级的演唱,这是歌迷的幸事,乐坛的幸事。
但是,对于用户来讲,当优秀内容越来越多时,时间便显得愈发宝贵起来。如果你想在电视上享受最好的音乐、听最好的歌,我建议你去看《我是歌手》。列出三条理由,好让我的文章看起来更有条理——
1、节目制作规格再度升级
据洪导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季《我歌》的铜管请来了格莱美级别的演奏家,铜管对于爵士、Funk 、R&B 等黑人音乐风格影响巨大,到时候就看谁能把铜管玩好了。其他声部的变化没提,总监还是梁翘柏、弦乐组还是靳海音老师,其他的乐器也都是绝对大腕,据我在录制现场观察,排场好像略大了一点点(眼神不好看不清乐手不能确定具体变化)。
此外洪导宣布本季《我歌》将采用 5.1环绕声标准播出,家里有高清机顶盒的同学们可以去逛音响论坛了。对于音乐节目而言,播出信号从立体声升级到环绕声,简直是维度上的差别。
2、歌手阵容依旧强大
每位歌手各有粉丝,简单粗暴地比较谁强谁弱就是挑拨离间,而具体的技术分析就留给日后的长篇乐评吧,这里先不展开。但总体来说第三季《我是歌手》的首发歌手:孙楠、韩红、古巨基、陈洁仪、胡彦斌、黄丽玲、张靓颖(按年龄排序,你看我多注意避免一切可能引发口水的细节呐),实力都足够强大,都曾在 / 还在 / 正在华语歌坛风云叱诧,谈阵容,本季首发歌手是不输前两季的。
而本季度「踢馆赛」的引入则更为节目增加了变化——连首发歌手的配置都刻意避开了85后,就是给小有名气的年轻歌手们一个鲤鱼跳龙门,一举搏功名的机会。
3、赛制给了歌手足够大的压力,但又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创作空间
两场一淘汰,虽然比不上选秀台的残酷,但这个压力对于成名歌手来讲也确实够大了。但毕竟唱两场才淘汰一轮(本季还加了一场踢馆赛),所以只要首场成绩还不错,次场就可以在选曲和改编上大胆一些;而即便首场演唱效果不好,次场也至少有了一个观众口味的参考样本。
但即便成绩优异的歌手,也要时时在「延续歌路巩固既有优势」和「改变风格防止观众厌倦」作出选择和平衡。在节目中走得越远,面对这个选择可能就越棘手。
所以节目组不会让歌手太舒服,因为歌手太舒服了就容易松懈,节目看起来就会不舒服。但节目组又不会让歌手太不舒服,太不舒服的歌手写出的音乐听起来也不会太舒服。从上两季节目来看,这个分寸节目组拿捏得还不错。
————
网络时代,信息太多而距离太少,三观不合拉黑取关简直太正常了。歌手也是人,不仅有音乐,也有绯闻八卦,嬉笑怒骂。但如果因为这些小风波就拒绝他们的音乐,乃至拒绝《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一定会得不偿失,因为这些歌手,也许会做出你在电视上能看到的最好的流行音乐。
第三季《我是歌手》从1月2日起每周五晚 22:00 在湖南卫视播出,每期节目播出后我将于次日发布点评,请支持 &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