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周文王碑龙泉深处的蜀地颂歌(上)

(2022-10-17 20:54:5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行

石窟

魏晋南北朝

分类: 佛国の痕迹

本篇目录

北周文王碑•龙泉深处的蜀地颂歌 (上)

1.缘起

2.山间失道见飞营

3.崎岖桃径通天落

4.壮哉国宝守护人

北周文王碑•龙泉深处的蜀地颂歌 (中)

5.蜀地江陵撼乾坤

6.金石不朽颂周歌

北周文王碑•龙泉深处的蜀地颂歌 (下)

7.二尊宝堂今安在

8.后记与缩减版视频


 

1    缘   

史书里,常常喜欢用百姓立碑颂德来歌咏某个人物对当地的贡献,在《周书》之中,齐王宇文宪治理蜀地时便得来过这样的待遇,早些年因查找齐王之碑是否遗存,虽未得果,却因此得知了北周文王碑的存在,故而,这次和朋友带家属入蜀休假,便把此碑列为了必去的地方。

图片

 

2    山间失道见飞营

考虑到家属们强调的悠闲之旅,在沿途我们改了多次行程后,2022年7月8日的最终计划定为只去文王碑,然后在这里画画喝茶,等到晚再前往绵竹会友…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前一天结束包车时特意将住宿地选在了龙泉驿附近。

一大早,我和红树姐先奔去取了车,又回酒店接上家属们后导航起了这个北周文王碑。

北周文王碑所处的位置,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附近,之所以叫大佛村,因此处原是唐代的石佛寺,如今在北周文王碑所在之处,还存有一尊大佛和若干小型造像的残件。

图片

不过,在石窟众多的巴蜀之地,石佛寺和北周文王碑并不算知名的景区。导航所给的道路是一条崎岖的村道,且因为当时所见的斜坡略陡,又恰有对面的车迎面而来,无法错开,所以我和小胖下车分头去找村民咨询,红树姐则继续在路口错起了车。

我在附近小卖部的夫妇处得知,这条路虽然可以向上开一段,但是是开不到文王碑的,他们建议不如把车停在村子里走过去。从地图上看,到达文王碑的路共有两条,一条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村庄,另一条要从公路插到土路过去,两路最终是连通着的,但小卖部的夫妇又告知了我们开车去会绕很远。

不多时,小胖从坡道尽头问了另一位大叔回来,说是可以过去,但是感觉从柳沟村好走,也就是绕远的那条路。

犹豫不定中,红树姐已经在斜坡上和四面的来车让了几起儿。因为不确定柳沟那里的路能否直接开上去,考虑到步行也就十五到二十分钟,所以我当即拍板决定大家还是腿着吧~(一瞬间郁闷坏了小胖和小方,偷笑…)

于是,我们在村中找了地方停靠,下车后又找老乡咨询起有没有步行的近路。估计是老乡理解错了我们的意思,一开始说你们好久没来了吧,地方很近,从他这屋子边上小道插过去爬一会有个大水塘就快到了…没多想,按着他指的路走入小巷,一股气味便扑面而来,着实不太好闻…好不容易出了小巷,再沿着桃林向上一路玩耍,到过了水池时,我已经发现了不太对,一想老乡的话,估计要么是把我们当成了来祭祖的,要么就是刚刚我们在哪里走岔了,总之和地图指引的方向已经开始偏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及时折返,很快在路边发现了一块牌子,其上写着张飞营。顾名思义,指的是张飞曾在这里扎营。

龙泉山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据说此地人烟稀少,算是控制川东到成都的咽喉,所以刘备曾让张飞在此驻兵,保卫成都。

刘备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年底开始攻刘璋,至建安十九年刘璋开城投降后入成都,其间,张飞曾与诸葛亮等人溯流克巴东,在途中至江州破严颜又义释之,后定巴西、德阳,最终引兵来会成都。

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还治成都,以张飞为右将军…如果按史载,张飞扎营很可能就是在这段时间之间的事…而这似乎解释了为何北周文王碑会建立在这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此处当真是军事要地,不仅仅三国时张飞会在此扎营,后世的西魏北周也会在这里有着军队驻扎…

图片


 

3    崎岖桃径通天落

来不及深究张飞营的具体位置,只道这一片可能都是当初的安营布防之地。回到村子之中,考虑到家属们的体力消耗,本欲问老乡能否请他开个三蹦子之类的带我们一程,好减少正午的消耗,结果老乡拿了把伞出来,以为是我们不认路,说是带我们走过去…最后沟通明白,才发现没有三蹦子可坐,只得谢过了老乡,在上山处的小卖部补充些冰饮,继续按着导航腿…

图片

我和红树姐属于野的没少走,所以对于这条地图导航只有一小段田路,剩下都是明显村道的地方倒是没啥感觉,但一上来我就窜到了田上,把家属们都给惊到了,毕竟旁边就是崖…好在这段短,之后的20多分钟,沿途美美的仙桃,聒噪的伏天,小胖给我采的狗尾巴草,以及晴日里舒畅的山景,都让旅途充满乐趣~除了一点——正午真是太晒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一路几乎在下坡,途中的几处石壁远远望去都以为是石窟之地,不过看导航还差一大截子,只得继续向前。下了最后一个大陡坡,眼前出现的白墙灰瓦里又隐隐露出了大石,我猜这回我们是到地方了…

图片图片图片

小胖兴奋地上前确认了一番,边等着后方的人,边在门口读起了介绍牌。

图片

拍过文保碑后,我便留意到了门口坐着的师傅,记得早前看网上的文章好像提到过这里有一位守护了很多年的国宝守护人…

图片图片图片

看过介绍的小胖瞬间也被这位守护人感动了,问我见得着不?带着猜测,我上前问了师傅。果然,他就是那位守护在这里54年的肖师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