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团队】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

(2020-04-25 11:29:33)

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

                          远东二小 孙磊

【名师团队】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

2020年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步骤,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疫情的发展基本被控制,学校也已有序开展复课,但摆在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确保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效果能落到实处。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尝试探索。

第一,防疫工作重如山,疫情就是一门大课程。后疫情时期,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持续养成。

防疫工作重如山,在长时间的隔离宅家中,我们成人都已在挑战情绪与社交最大的限度,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经过了史上最长寒假,很多学生缺乏和师生的有效沟通交流,长时间面对电子学习设备,情绪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复课在即,学校教育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

教师首先不宜过分强调在线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可以通过个人宅家学习视频分享、班级心理辅导课、“停课不停学”主题班会等释放学生内心的郁积,减轻学生焦虑孤独的情绪,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成长观念,增强学生应对危机的技巧。教师要利用好疫情这个有效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学生的理想教育、生命教育。后疫情时期,我们也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恰当引导,适时鼓励,避免这些非智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第二,线上教学向线下教学转换时,教师要做好科学调研、统筹整合、精准施教。

开学后,教师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学情摸底。教师需要认真全面的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教研组集体思考,针对课程目标的设置,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摸底评价问卷,开展摸底测试,了解学情。本学期所剩的有效教学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应尽早明确实际的教学时间,做好教学计划的精细安排。同时,将课程进度计划,评价环节及时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尽量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提前应对。

教学内容容量大的情况下,教师要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将一些章节的内容统整为专题,主题相近的章节适度的统筹合并。在总体教学时间相对缩短的情况下,教学应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精讲和串讲。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坚持思维发展型课堂理念,创新思考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疫情期间,条件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学生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应继续关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我们要发挥线上教学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探索性强的特点,积极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的混合方式,鼓励学生挖掘网络资源,继续采取线上互动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教无定法,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多种学习方法相互协同,相互互补,对后疫情时期的教学活动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以生为本,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树立生命教育学生成长观,积极消除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辅之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当今社会,每位家长都给予了自己孩子无比巨大的期望值,而疫情的来袭令无数师生家长焦虑不堪。课堂教学渐渐转入正轨,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将本学期的教学调整及时通报给家长,了解家长所顾虑或关心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教学工作效率降低。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疫情面前,正确的价值观、强健的体魄与强大的心理已经成为人类成长生存的底线素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我们要引导家长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克服焦虑情绪的基础上,持续地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是产品,人的成长也不能一蹴而就,悉心浇灌,静待花开,才是培育生命天然良方。

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缔造了新的教育环境和新的教育形势,也给予了我们每个人新的挑战。相信只要我们每位老师、每位学生、每位家长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及卫生习惯,审慎地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坚守爱与责任的使命担当,就一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2020.4.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