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教学案例分析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 |
http://s12/middle/6db09076xb24a4dcb4bdb&69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法则生成的科学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感受数学在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矿泉水。看看老师在买矿泉水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解决,好吗?
2、师:(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解决买矿泉水时遇到的问题。(板书课题:买矿泉水)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从中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获取的信息是:张老师买来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元?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可让其他学生补充。)
2、初步估算,培养数感
师:张老师买2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
生:把24瓶看做25瓶,2箱大约50瓶,每瓶3元,2箱一共最多150元。
生:1箱看做20瓶,每瓶3元,1箱60元,2箱大约120多元。
生:1箱大约70元,2箱大约140元。
师:大家估得都不错,看来答案在120元和150元之间。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来算一算张老师到底花了多少钱呢?验证一下我们的估算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算式的含义和计算的过程)
生1: 24×3=72(元)72×2=144(元)
生2:24×3×2
生3:24×2=48(元)48×3=144(元)
生4:24×2×3
师:我们探究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结合算式,理解连乘算式运算顺序,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
生:24×3×2 是先算一箱多少元?再算2箱多少元?
生:24×2×3 是先算两箱一共多少瓶?再算一共多少元?
师: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班内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完成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有多少人?
师:要想估计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些什么?
生:每班有多少人?有几个班级?
生:每班大约50人,约60个班级,一共有约3000人。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一个年级约500人,6个年级约3000人。
四、回顾与小结:
案例分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