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荣华平平
荣华平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93
  • 关注人气:2,6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儿弯弯

(2011-12-30 07:01:42)
标签:

月儿弯弯

伊能静

萧亚轩

麻将进行曲

杂谈

分类: 闲言碎语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不知为什么,今天突然就想起这首传世民谣来,它虽然已经穿越千年,可暗暗咏读起来还是愁绪大增,那个写此民谣的先人真实地挖掘了人们的内心,以至于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读来还是为它的韵味所迷恋,也可能是你现在就是这种心境吧,说不清楚。
 
    古籍上说此曲为江苏船歌,夜阑人静时,船夫荡舟江上,也会压着嗓子低低吟唱,说是“声甚凄怨”。南宋杨万里在江苏丹阳接待金国使者时,也曾郁闷的写下《竹枝词》,“月子弯弯照九州,有人欢喜有人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后来他果然弃官而去,是为诗言志也。但他的诗却不怎么被人看好,说起杨万里来才会想到他的词,而那首不知作者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却几乎传遍大江南北,有人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唱这首歌。地域不同,词的内容也是不同,但都没有离开那个“月儿弯弯”,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
 
    尤其陕北人豪放的性格把这首词诠释的更是脍炙人口,变成了饮酒歌,“(问)月儿弯弯照九州,什么人高兴什么人愁?什么人高楼饮美酒,什么人留在门外头?”,“(答)月儿弯弯照九州,新女婿高兴媳妇愁。送人的高楼饮美酒,吹鼓手留在门外头。”就是到了现在,音乐人们也是不能推陈出新,在这个韵律上徘徊不前,什么“咿呀咿呀喂,声声叫不平。何时才能消,我的心头恨。”歌词是显得白了些,但那种凝眉凄怨还是很准确的。
 
    最叫人称道的是网络上出现了“反腐板”的《月儿弯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寒子学难求,几家送儿美澳洲,几家有病难医就,几家精医九十九?····”。可以说人们很现实,却也去不掉“月儿弯弯”那种愁绪哀怨,只是在新歌词中有了更多的质问,有了更多的悲愤,有了更多的直白,这就又想起来《天问》,真是无法超脱,喝点酒就更加更的声音大了,去问谁呀!
 
    幽默的广东人还有新词儿,“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萧管,有人地下叹风流”,当然那地下绝对不是一种浪漫的风餐露宿了,是那些在外奔波的人儿了。这说的是不冷不热的中秋佳节,那是可以在地下“叹风流”的,而今已是数九寒天了,只怕是要“楼上欢乐吹萧管,地下有人饥和冻”了,当然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吃饭穿衣应该不是问题了,可那些回不了家,买不到票,站在寒风中等待夫归子来的亲人们的心绪也可以用这首歌来形容吧。
 
    自古以来,民谣都是反映民怨和民风的,我突然就想着《月儿弯弯》,绝对不是有什么怨气,也不是有什么悲愤,更多的是想到了年节里那些回不来的亲人们,当然最想的就是女儿了。可要是她把回不了家变成怨气就不好了,正如我主要是欣赏月儿弯弯的艺术韵味一样,不要想的太多,没事时哼哼几句,聊以解解思念之困,升华到艺术的经典欣赏上来,那就不是艾艾凄凄了,跳一支舞也是有可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