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卷《西风东渐》三十一地理学百科全书

(2018-11-03 12:24:53)
标签:

顾炎武

地理

百科全书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顾炎武也许本来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他读书非常多,而且读得非常好,在他二十七岁参加最后一场乡试之前,他便已读书千部,其后放弃科举,更是读书不辍,没有停过一天。如果没有明清鼎革,也许他同样会是一代祖师,以博学于文、通经致用为特点,复兴经学,成就或者不在王阳明之下。

 

顾炎武也许本来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经商能力非常强,虽然颠沛流离多年,但从来没有因为经费问题发愁。他第一次在南方流亡的时候,便是以商人蒋山佣的身份,一边经商,一边图谋大业。而叶方恒图谋了顾家八百亩良田,又伙同顾家族人和顾家世仆几次洗劫顾炎武的住所,却仍然不肯放过顾炎武,也许是因为顾家的确是家产异常丰厚,也许是因为顾炎武一直在经商挣钱。

 

而等到他到北方后,同样是一边调察,一边著述,一边经营。他每每看中一些荒地,买下这些地方,他把这些地方开垦成良田沃土,然后交给朋友或门生去经营,江北淮安,山东章丘,雁门之北,五台之东,到处都有他开垦的良田。甚至,他还参与了晋商的经营,有人说,后世闻名天下的山西票号,就是他一手创立规程,也有人说,最初的镖局,也是顾炎武、傅山、戴廷栻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业而创建的。

 

顾炎武也许本来还能成为一位旅行家,他到过的地方非常多,读过很多在后世已经绝版的方志,询问过许多的居民、老兵,他如果把所见所闻写成笔记,应该也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游记。这部游记将不同于《水经注》以江河湖泊为主,不同于《徐霞客游记》以名山大川为主,也同于《帝景景物略》、《扬州画舫录》以一城一地为主,而是包罗万有,能看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日常民生,山川险要,经济物产。

 

不过,他的目的却是反清复明,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他不小心成了一位地理学家,但他的书却也与一般的地理著作有了些许不同,这个不同,或许就在其资料的广博,在于其对军事地理和政治地理的重视。那又是些什么呢?

 

这么跟你说吧,顾炎武走遍前明两京一十三省故地,行程两三万里,做了无数详尽调查,并且查阅二十一史、天下郡国地方志、名人文集、奏章文册之类数万卷后,写了两部书,一部叫《肇域志》,一部叫《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两部书都是一套几十本的大部头,前面一部更象是地方方志的大全,后面一部是各地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资料分析和特点研究。

 

《肇域志》本来是二十本,分成两京一十三省共十五部分,可惜并没有刻印,传抄几次之后,京师、四川、江西、广西四部分就遗失了,所以河北、四川、重庆、江西、广西、北京、天津这几个地方的盆友们真是没福啦,没办法看到几百年前顾炎武整理出来的几个地方的资料,有些资料的出处,比如有些地方方志,现在也已经找不到啦。

 

失了四个部分,剩下的十一个部分内容还是很多,又被分成了四十本。其中南直隶七本,而北方剩下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湖广占了二十五本,南方剩下的浙江、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则只有八本。

 

这部书大概是因为写得比较早,所以还是以建置、沿革、山川、名胜、水利、贡赋等资料整理为主,也订正了一些方志的错误,但多少还是存在南北各省,或省内各府县内容悬殊很大,或者前后重复的情况。当然,根据顾炎武的说法,这部书他很早就写了,其后因为战乱和流亡,失掉了一些,又慢慢补充了一些,甚至在他自己看来,直到最后,这本书也不算完成。一部没有完成的书,而其征引史料和成就都超过了官修的《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不过,另一本《天下郡国利病书》就不一样了,这本书不仅是资料的整理,更是思想的提炼。听这个名字你大概就能明白,它说的是全国各地的“利”和“病”。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要举事的话,你应该在哪里建立根据地,哪里有什么出产,可以制造什么物品和武器,哪里的经济条件好,能够支撑多少军队,哪里适合设伏,哪里适合火攻,哪里适合筑城,哪里适合奇袭,你应该如何扩大你的力量,如何发展,你应该把粮道设在哪条路线上,水路还是陆路?这所有的问题,都能从这部书里找到答案。

 

这么跟你说吧,这部书主要讲的是兵防、赋税和水利,而又涉及到形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岛礁、烽堠、民兵、巡司、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草供应、屯田等等各方面的资料,甚至农民起义、社会动乱、百姓风俗都有所介绍。如果说,当年萧何进咸阳宫,别的不要,先把全国地图收入囊中,为后来楚汉争霸立下大功的话,那这部分,其价值应该远在那咸阳宫的全国地图之上。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它与还有另一个区别,就是根本不限于前明两京一十三省,更是涉及到边疆和外国。比如说,“边备”卷中就有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哈密等地的形势,而“河套”及“西域”卷中更有交趾、安南、流求、日本、真腊、爪哇、三佛齐、暹罗、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佛郎几等国的位置、沿革、交通和物产等等。毕竟,做为一部政治地理和军事地理的百科全书,是不能不注意边疆和外国的。

 

不过可惜的是,这部书同样并没有派上顾炎武所希望的用场,并没有哪一支反清的力量得到这部书,更没有以它为基础,建立反清的根据地。甚至,因为没有刻印,几经辗转,直到大清国都快要亡了,才慢慢回到昆山,并且在数百年间,三十四本的煌煌大著,也遗失了一本。但尽管如此,这部书仍然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古代地理学百科全书。

 

当然,如果你认为顾炎武仅仅是一名地理学家,而他的百科全书也只是涉及到与地理有关的军事、经济、政治、民俗,那你就错了,作为一名百科全书式学者,顾炎武的成就远不止此。那都有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