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卷《西风东渐》二十五批判者颜元

(2018-06-23 12:55:35)
标签:

颜元

清朝

八股文

王阳明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如果有幸生在后世,颜元一定是个应试教育的抨击者,也许在他看来,与其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书本和培训班上,倒不如留出一半时间用于实践,去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去学习、实践、成长、领悟。

 

所以颜元在当时,把从八股文到朱学,到陆学,到经学一概打倒,也就不奇怪了。

 

颜元为什么要八股文呢?因为八股文全是正确的废话,根本没什么用,让所有人都学习这种没用的东西,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还有谁追求真正有用的知识?没有有用的知识,还怎么寻找治理国家的道理?没有治理国家的道理,社会怎么能越来越好?所以“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那不搞八股文,通过什么来选拔培养人才呢?人才是要靠学校培养的。

 

那么当时的学校或者书院之类的,怎么样呢?颜元同样看不惯,因为里面学的东西实在太不象话了。这么跟你说吧,颜元反对传统教育。在他看来,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传统教育不是教人死读书,就是教人打坐,要不就是教人玄想,什么理、气、心、性,与实践有一毛钱的关系啊?而且传统教育还搞义利对立,鼓吹大家毫不利已专门利人,鼓吹大家不要谈钱,只讲情怀,靠情怀就能治理好国家啦?要治理好国家,能不谈经济利益吗?

 

在颜元看来,传统教育有三害,一害坏人才,二害灭圣学,三害厄国运。什么是坏人才?人才都学这种没有用的东西,都柔弱得跟妇女似的,哪里还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不是坏人才是什么?什么是灭圣学?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个个都是治国安邦的好人才,各擅千秋,可你们呢,只知道抱着书本倒背如流,什么注,什么疏,什么章句,短短几千字你们能整出几十万字出来,有什么用呢?让后人看过来,还以为儒家本来就是这等没用,说不定还要打倒孔家店呢?这不是坏圣学是什么?什么是厄国运?科举八股把人才把搞过来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国运怎么能好?

 

那有人要问啦,照这样说,那四书五经还要不要看啦?在颜元看来,还真不一定要看。颜元说啦,孔子在青壮年的时候就已经内圣外王,一班弟子个顶个的都是人才,当鲁国司寇三年,鲁国大治,以至于齐国派人过来离间,后来只是因为报国无门,才不得已周游列国,周游列国无果,才不得已著书、删书。战国时代的读书人不懂这个,以为孔子是因为周游列国成为圣人的,所以都学着周游列国,你们现在倒好,还不如那个呢,只以为读书、注书、著书才能成为圣人。这就好比什么呢?就好比有一个财主,因为会做生意挣了大钱,但时运不济,家道衰落,为了防止一贫如洗,晚年就弄好很多法子转移资产,防备荒年。你们现在不关心别人当初是怎么做生意的,只把他晚年转移资产,防备荒年的账本当个宝,以为把这个读好了,自己也就发财了。这不是逗比吗?

 

是的,颜元就是反对读书。他还举了个栗子。他说,就好比有人要学琴,但他不去实践,只是背琴谱,把上百个琴谱背得滚瓜烂熟,连琴谱的注释他都记得丝毫不差,所以这个人掌握琴艺了吗?如果这个人说自己对琴很熟,是不是很逗比?所以啊,真要想学琴,你得多听,多练,要用心,哪怕你只是照着琴谱弹,有一首就弹一首,都算不上掌握了琴艺,何况只是背琴谱。真要想学琴,你得理解琴,理解音乐,你得用你的内心与琴浑然一体,物我两忘,连琴谱也想不起来,就是用琴来表达你的内心。

 

颜元不光反对读书,还反对静坐。在他看来,这种源于印度文化,盛行于佛道二教然后被宋儒吸收的修行方式实在是太可笑了。他认为静坐有两害,第一伤身体,第二损神智。生命在于运动,你整天坐在那里,越坐越懒,越懒越坐,身体能好?人在社会上,是需要经验的,你整天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能有什么经验,碰到事情,你怎么处理?一直坐下去,你不怕心智下降?

 

颜元不光反对程朱学派的静坐,他对陆王学派的主敬也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人保持敬意是有必要的,但你得看什么事情。你做事情的时候,保持敬畏之心是有道理的,可你不做事情的时候,你坐在那里,然后就说要敬,这不是玩虚的么?

 

还不止如此,颜元甚至还反对宋学整个的“天道”,在他看来,说什么在天地诞生之前就有道了,可天地都没有,道到底在哪里?整天讲这些虚头巴脑的有意思吗?还不如多谈谈人道,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那么宋儒关于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朱学的格物穷理,陆学的知行合一呢?在颜元看来,都是虚的。

 

朱熹讲格物穷理,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到最后,世间万物的道理都了然如心,自然是无所不知啦。可在颜元看来,这实在可笑,你以为你是谁,世间万物的道理那么多,你能明白几个?你真以为自己明白了吗?孔子弟子,礼乐兵农,也不过是各自熟悉其中一种,唐虞五臣,水火农教,也不过是各自擅长其一,你凭什么为自己就能什么都会?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一个人之所以明白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仍然不按道理去做,是因为他并非真的明白这些道理,“不行只是不知”。而在颜元看来,恰恰相反,“不知只是不行”,什么都没有做,自然不会明白什么道理。

 

既然读书、演讲、著书、静坐、格物穷理、知行合一都被颜元一一打倒,那么在颜元看来,还有什么办法是能真正让人成长的呢?

 

当然有,那就是回到孔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