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卷《帝国黄昏》六十三  告密了吗

(2017-12-21 20:18:20)
标签:

袁世凯

康有为

李鸿章

光绪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要想理清楚袁世凯告密问题,以及袁世凯告密与慈禧发动政变的关系,只要理顺几个时间点就行了。

 

哪几个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八月初三。

 

这天白天,李鸿章的亲家,翁同龢的死对头杨崇伊,上书慈禧太后,说康有为这帮人蛊惑人心,要请伊藤博文来执政,大清国将不保,请太后训政。

 

这天夜里,谭嗣同在法华寺见袁世凯。

 

第二个时间点,八月初四。

 

这一天傍晚,慈禧从颐和园回宫,让光绪去了瀛台,同时将康有为和康光仁革职,尽废新法。

 

第三个时间点,八月初五。

 

这一天,光绪第三次召见袁世凯,同时又召见伊藤博文。这次召见伊藤博文时,慈禧垂帘旁听,极为不满。

 

这一天,康有为离开北京,袁世凯回天津。

 

第四个时间点,八月初六。

 

这天凌晨,慈禧痛斥光绪,说“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光绪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她又说“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然后全面训政,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新法尽废,三天后,开始大捕维新党人,斩首六人,监禁一人,充军一人,其他革职永不叙用者若干。

 

好啦,看到这些时间点之后,再看看康梁事后的说法靠不靠谱?康梁的说法是什么呢?康梁说,袁世凯是在见过谭嗣同之后,回到天津告诉荣禄,然后荣禄连夜进京告密,然后第二天慈禧就下手了。

 

好吧,然后袁世凯回天津是在八月初五,假如这时告诉荣禄,那么第二天凌晨,慈禧就发难了。倒也能说得通。

 

但是问题来了。什么问题?第一,袁世凯真想告密,为什么非得拖上一天多的时间才回天津?第二,当时已有电报,袁世凯为什么不发电报告诉荣禄?第三,袁世凯身在北京,为什么不直接去颐和园告密,非得回天津一趟?

 

难道袁世凯真的在北京的时候,就告了密,然后回到天津之后,向荣禄二次告密?那么显然还有第四个问题,那就是,八月初四的时候,慈禧就从颐和园回宫,然后光绪就去了瀛台,但是这时,光绪只是不理政事,并没有囚禁,而对维新派,只是对康有为和康广仁革职。并没有涉及法华寺找袁世凯的谭嗣同,而且对二康,也只是革职,并不杀头,这是为什么?

 

也就是说,在袁世凯回天津之前,慈禧虽然也做了些事情,可似乎并不知道法华寺的阴谋。直到荣禄连夜进京之后,慈禧才悖然大怒,痛下杀手的。

 

的确,光绪虽然只是她的侄子,可四岁进京,的确是她亲手养大的。虽然她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连亲儿子都跟她不亲,光绪也从小就给吓得胆小,懦弱,神经紧张,自负又自卑,可毕竟真的是她养大的,感情基础还是有的。所以看到光绪竟然想谋害她,她很痛心,很难过,也是可以想见的。而光绪说自己不知道,也的确是实情,因为事情都是康有为做的嘛。

 

好吧,现在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了。袁世凯的确是告了密,维新派也的确因为这次告密,死了人,然后全军覆灭,光绪也因为这次告密而倒了大霉。

 

但是,另一方面,在袁世凯告密之前,慈禧的确是想训政的,的确是想尽废新法的,只是力度方面没那么大,只是让康有为兄弟革职罢了。至于原因似乎主要是两个。一是反对的人太多了,请诛康有为的都不少,旗人啦,满族亲贵啦诉苦的就更多了,在慈禧看来,废新法,这是民心所向。二是李鸿章的亲家杨崇伊,上书请慈禧训政,理由是康有为要请伊藤博文来执政。从慈禧垂帘监听光绪跟伊藤博文的对话,而且很不高兴来看,这个似乎也比较重要。毕竟,把大清国让给汉人也就算了,可让给日本人,刚刚咬过中国一大口,现在连赔款还欠着的日本人,这是要当汉奸吗?

 

好吧,现在再把时间往前翻翻,似乎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七月十九,光绪下令将怀塔布、许应骙、堃岫、徐会沣、溥颋、曾广汉等阻碍变法的礼部六堂官革职。怀塔布老婆与慈禧太后有亲戚关系,遂向太后哭诉。同一天,维新派的王照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用昭激励。

 

七月二十,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以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七月二十二,李鸿章奉旨退出总署,这说明了李鸿章进一步被边缘化。

 

七月二十六,光绪帝召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来京陛见。同一天,湖南举人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

 

七月二十八,光绪帝拟开懋勤殿,设顾问官,慈禧太后不允。同一天,光绪给杨锐密诏。

 

七月二十九,袁世凯和伊藤博文先后到达北京。

 

八月初一,光绪第一次召见袁世凯,当天荣禄以英俄开战为由催袁世凯回天津。同一天,毕永年与谭嗣同商议软禁慈禧。

 

八月初二,光绪第二次召见袁世凯。同一天,光绪请康有为离京,去上海办报。

 

在这里面能看出几个信息。哪几个?

 

第一,杨崇伊总是在李鸿章有事情的时候下手,似乎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上一次,康有为拒绝李鸿章加入强学会,然后杨崇伊就上书取消了强学会。这一次,李鸿章被免职不过十天,杨崇伊就上书请太后训政。似乎并不是巧合。

 

第二,光绪请康有为离京,是在杨崇伊告状之前。而且只请康有为离京,并不涉及到其他四章京,要么就是单独厚爱康有为,只想让康有为免过一死,要么就是想跟康有为撇清关系。而后者发生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因为还在几天之前,光绪的密诏给就是杨锐,而且在密诏中,并没有提及康有为及康氏一系。换句话说,在慈禧将要动手之前,多少有点政治头脑的光绪,想先一步让康有为离开,以缓和与慈禧的关系。

 

第三,光绪帝密诏里提到七月十九的圣谕让慈禧很不满,慈禧认为做得太过了。这七月十九的圣谕,就是罢免礼部六堂官。一个部的正副部长六人全部罢免,的确是有点重。而这一次之所以全部罢免,也与康有为一系的弹劾有关。

 

那还有其他能看出的信息吗?当然还有啊,那又是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