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七十九  全真派的竞争者

(2015-04-18 21:24:02)
标签:

佛学

全真道

真大道

楼观道

教派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其实在全真道兴起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竞争者的。

 

这些竞争者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五百年或八百年老字号们,其实也就是天师道龙虎宗,上清派茅山宗,还有灵宝派阁皂宗,这所谓三山符籙啦。当然,还有楼观道。

 

三山符籙且不去说它,江湖上名头很响,却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人物。而楼观道呢,就更是衰落得厉害,最后在金末元初,道观都被烧了,道士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不过那时全真道不是四处扩展么,就替他们把道观修好,然后呢,然后当然就自己住下啦,结果楼观道就这么并到了全真道啦。

 

第二种是百年新门派们。对于一个门派来说,如果只存在百年,其实应该算是新店的。

 

新门派根据结果,又有三类。

 

一类是没有并入全真道的。这个主要是几个符籙派,象什么神霄派,清微派之类,这些要么就跟天师道有关,要么在南宋境内,与金境的全真道没什么交集。

 

一类是部分并入全真道的。这个主要就是净明派啦。

 

净明道,其实应该叫忠孝道,因为这个教派虽然也信神仙,也搞符籙,也求长生,但主要的宣传,却是讲忠孝。它据说是晋代的许逊建立的,其实却是南宋的何守证才真正创建。

 

这个开始大概就是在北宋时,市民文化兴起,天天听戏,什么杨家将什么关大哥的,而且与辽夏两国一直有领土争端,所以有了许逊的信仰,也有了“信许逊,得忠君”的道教。至于皇帝,不管是什么皇帝,除非是赵构那种残疾人皇帝,一般来说当然是喜欢这种宣传忠臣孝子,把当忠臣孝子为修道目的的教派的啦,这不,还题了几个大字“忠孝神仙”。然后呢,北方被占领,南宋朝野一片抗战呼声,群众的爱国热情就更加高涨,岳飞“精忠报国”人人传诵,一个叫何守证的就写了个《净明忠孝全书》,算是中兴了“孝悌之教”。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教派,无论跟符籙派还是丹鼎派都有区别,而且在南宋境内,跟全真教交集不多。南宋灭亡之后,异族入主,当然是不太喜欢太爱国的宗教的,所以也就衰落了。而全真教呢,实在的说,也算不得太“忠孝”的宗教,最终嘛,只有一小部分并入了全真道,剩下的,入明之后,并入了后来的正一道。

 

还有一类是并入了全真道的教派。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真大道,一个是太一道,一个是金丹南宗。

 

真大道,同样产生于刚刚沦陷于异族的北方。他的创始人刘德仁比王重阳小七岁,不过创教时间却比大器晚成的王重阳还早了差不多二十年。在“成名要趁早”的后世人看来,他应该是先机占尽了。不过无论是理论还是收徒,似乎跟王重阳比起来,都要差上一截,最后虽然发展了两百年,但传了七代之后,竟给全真道并购了。

 

真大道和全真道的区别是什么呢?这么跟你说吧,全真道全部都是真的,而真大道,主要是大。大什么大?头大。天天喊积善成仙,还不够头大的么?

 

就是说,全真道是要修真的,是要修内丹,修元神,修元婴的,而真大道,不太玩这个,那么玩什么呢?“其教则大率以无为清静为宗,以真常慈俭为宝。其戒则不色、不欲、不杀、不饮酒、不茹荤。以仁为心,恤其困苦,去其纷争。无私邪,守本分,而不务化绿,日用衣食,自力耕桑”,“有疾者,符药针艾之事,悉无所用,惟默祷于虚空,以至获愈”。现在明白他们是怎么玩儿的了吧,他们玩的还真是积善,至于积善能不能成仙呢?他们其实也没什么信心,“彼言飞升化炼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则曰吾不得而知。惟以一瓣香朝夕恳礼天地”,先求着看看吧。

 

现在你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被全真道并购了吧。全真道十道九医,医术好,而他们呢,碰到病,也就是祈祷祈祷再祈祷。全真道讲的是修道长生,十五论里倒有三分之一多都在讲这个,而他们呢,也就搞了个九戒,跟和尚的八戒,泰西人的十诫也差不多,反正就是不要砍人不要偷东西不要做坏事啦。这个说说可以,但想拉人信自己,恐怕还不够。拉人信自己,总得有点好处吧,没好处谁来啊?

 

也就是说,全真道的基本盘,是一切希望成仙的,或希望长寿的,或希望无病无灾的,同时,还稍稍有点资质,能学会修行的。而真大道的基本盘,则是毫无资质的,只记得几句话,几条戒律,然后就开始修道,至于能不能成仙,他们也没信心。

 

其实如果只是积善成仙,这个也不能说就完全不靠谱,毕竟佛教净土宗也玩这个,人家也是积善成佛,啊不对,成佛祖面前的一个小小的铁杆粉丝,可也是信众无数,一点不比禅宗差。但你得想想佛寺里那金碧辉煌的佛像,什么佛祖,菩萨,罗汉,再看看道观里那几个帝君,起码看上去就觉得不够拉风,没有一看就想跪下去的冲动。再想想净土宗虽然此生就这样啦,来世却可以往生净土,而真大道呢,既不能成仙又没有来世,起码想起来就觉得没劲,没有一听就想信上一回的冲动。实在的说,从净土宗手里抢信徒,恐怕还是很难的。

 

但全真道就不太一样了,因为它有着与禅净二宗不同的修行方法,文化底蕴,所以基本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说太一道。太一道呢,据说是以如果说“太一”为最高神的一个教派。这个“太一”可不是当年楚国的“东皇太一”,而是一种玄之有玄的概念,倒有点象生阴阳的太极。

 

当然,这只是它的理论,实践方面么,太一道的祖师爷萧抱珍没有遇到什么吕洞宾,倒是得了些当年张陵得过的那种天书。结果呢,他比较擅长的,也是画符念咒捉鬼斩妖之类,还有什么求雨啦,祈雪啦,让哑巴说话啦,让灾星消失啦,也都是很有一套的。所以真大道是积善派,太一道其实更象是符籙派,基本上就是以老子修身,以符籙传道。

 

这个么,如果在东汉末年,张角张陵开始摆弄道教的时候,大约还是能吸引不少信徒的,但到了宋金之际,经过佛教几百年的洗礼,可以说,大家基本上都免疫了。其实想想当初,张陵也是在江西发展了好几年,毫无收获,然后跑到人民朴实而又殷实的蜀中,这才打开局面。想当初,道教的基本盘,主要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燕齐之地,一个是蜀中,但多少年过去了,燕齐不再是当年那个喜欢胡思乱想,好“闳大不经”之辞的燕齐啦。所以传教可以,可人家未必就认你那个画符念咒的教啊,佛教有那么多宗,道教也有很多派,为什么非信你的啊。

 

所以虽然萧抱珍创教也比全真道早,而且创建之时,也吸引了不少人加入,数以千计,可几代传下去,到第七代的时候,也被全真道并购了。

 

如果说真大道,太一道,还有很早的楼观道,被全真道并购之后,都是一点响声没有,只知道这些道被全真道的道士接管了,那么金丹南宗被并购之后,倒让全真道的师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又是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