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神仙与佛陀》二十一 众生皆苦
(2014-09-24 19:20:28)
标签:
佛学世间四圣谛欲望众生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如果说三法印是从宇宙生命的本质出发,堪破无常的幻相,那么四圣谛则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直面惨淡的人生。
四圣谛,这个谛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么,当然就是圣人告诉我们的四大真理。那么又是哪四个呢?苦,集,灭,道,这四大圣谛依次推进,直到把我们从众生皆苦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不在轮回里,不在三界中,直到那涅槃寂静的境界。
众生真是苦啊,无论是器世间,还是有情世间,都是众生烦恼的所在。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而现在的烦恼将继续造业,继续造作,继续带来烦恼。
有情世间,有五趣,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人,再加上阿修罗是六道,可没有一处是能得到解脱的。地狱,饿鬼,畜生就不说了,谁爱去谁去,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去,反正我是不愿意去的。人和阿修罗也不说了,谁去谁知道,跟现在差不离,算是条荆棘之路,得看造化。可哪怕是修了几十辈子,总算修来个相对比较幸福的天人道,也仍在六道轮回之中啊,等福报尽了,说不定哪天就回到了其他几道呢。想想那些以苦求福的,真是可怜啊,哪怕他们真的能以苦求福,也无非好比把几十年的钱,省下来,放到另一个世界里挥霍一空,然后再回来。
有情世间,又有三界?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就不说了,人有了欲望,怎么可能不苦?欲望满足不了会痛苦,会压抑,欲望满足了会无聊,会有新的欲望,而欲望是永无止尽的。人一旦陷于不停满足欲望的模式,他就会很快变成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指挥之下生活,再也不得自由,再也不可能找到幸福。那么色界呢,没有欲望了吧,可还有色身啊,虽然这个色身是清净微妙的,可也是个色身哪,有了色身,仍是不得自在的。那么无色界,连色身都没有,可自由了吧,可仍然有意识啊,有受、想、行、识之心,有心生之法。这个就象把人的意识变成一堆数据,成了计算机世界的一个程序,它该烦恼还是会烦恼的啊。
有情世间总是苦,而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构成的器世间呢,哦,我们会冻死,会烧死,会淹死,会疼死,会病死,会摔死,会砸死,会呛死,会毒死,会窒息死。一个随时都能致我们于死地的世间,而我们还很少有什么办法,能幸福到哪里去?
众生真是苦啊,这个苦,有三苦,又有八苦。
三苦是什么苦?是苦苦,坏苦和行苦。
什么是苦苦?这是苦受之苦和顺苦受法。不是说“受”有苦受、乐受和舍受么。这个苦受带来的苦就是苦受之苦,而引起苦受的法则是顺苦受法。想想看,你一时气愤,跟别人吵架,被痛打一顿,骨头都打断了,痛不痛,苦不苦?这就是苦受啊。而引起这个的嗔怒呢,则是顺苦受法,你想远离,想摆脱,你告诉自己,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燥,这样不好,不好,可是下一次事件来临之后,你还是会嗔怒,你简直拿自己没办法,苦不苦?
什么是坏苦?这个从字面看就是东西坏了所以苦,其实意思也差不多,就是乐受没了,顺乐受法变坏了,所以觉得痛苦。人之所以觉得不幸,未必是自己真的穷的揭不开锅了,有可能只是收入下降,还有可能是自己收入没有上涨而身边的其他人都涨了。人之所以觉得痛苦,未必是一段痛苦的岁月到来,有可能只是一段快乐的时光结束。失恋了,苦不苦?也许比起失恋之前,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无论金钱上的,还是其他神马的,甚至还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可就是那段美好的回忆让你痛苦不堪,因为你曾经以为那种美好会永远永远永远下去,可它就是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一种有钱的恶棍,就专门找那等爱慕虚荣的出身贫寒的女孩子,天天豪车接送,时装首饰予取予求,然后有一天厌倦了,把送的东西全部收走,让别人从天堂落回人间,但那人间已不是人间,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无异于地狱,有的这辈子就这么毁了。
什么是行苦?行是什么?行是迁流变化的意思。其实苦苦、坏苦也是行,可是行未必都是苦苦、坏苦。因为不管是苦受、乐受还是舍受,不管是身行还是心行,它都是迁流变化的,都是无常的,都是不自在的,都是无法作主的,这个苦,就是“行苦”。
苦受会带来苦苦,乐受会带来坏苦,舍受呢,不苦不乐,一般人不以为苦,可舍受仍是无常,舍受过了,仍会有苦受乐受,你说苦不苦?当然苦了,所以,这也是一种行苦。
苦苦和坏苦由嗔、贪引起,一般人都知道这是苦,所以叫世俗谛苦。而行苦呢,由痴引起,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了。可以这么说吧,只有有相当智慧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痴是多数人都存在的愚痴,都愚痴了,你说还能理解得了这个道理么,所以,这是圣义谛苦。就是说,差不多只有圣人才能体会得到。
有童鞋就问了?如果体会不到,是不是就不苦了呢?是不是就和涅槃寂静,物我两忘一样一样了呢?错!上智和下愚能一样么?正是因为不知行苦为何物,所以才会在苦苦和坏苦中无法摆脱。比如说有些愚痴之人吧,天天想各种方法修福报,修啊修啊,终于修成天人,极乐世界啊,只有乐没有苦了吧,可福报尽了呢,还是得回到现实啊。苦了几十辈子,然后乐上一辈子,真的很值吗?
其实说到底,这个行苦还更为重要一些。若能摆脱这个行苦,则苦苦和坏苦也不复存在。如果说了这么多,你仍然不知行苦为何物,那就使用闻、思、修三慧中的“闻慧”来观察。“闻”嘛,就是“如是我闻”,多听听,自然明白,简单的说,就是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什么三法印,四圣谛,六婆罗蜜,三无漏学,业力与果报,声闻与佛果,能听的全听上一遍,听不懂的再问,总有明白的时候。如果连这么做都还不明白,那,那就实在没什么办法了,我们再说点简单的吧,比如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