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卷《盐铁往事》(五十七)道家宰相曹参

(2011-12-22 00:03:09)
标签:

曹参

齐国

汉朝

名不正则言不顺

影子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曹参同志,大汉朝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治国理论实践家,高祖皇帝最可靠最亲密的革命战友之一。

 

秦二世元年,曹参同志放弃旧秦国优而不厚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工作,投身伟大的反秦革命运动及抗项革命运动之中,在不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取了伟大的功绩,共灭国二次,攻克县城一百二十二个,俘获王两人,相三人,敌方高级将领六人,省部级高官多人。革命成功后,曹参同志先后担任齐国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推行黄老治国的低调理念,让齐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九年总变样,取得了齐国“黄金九年”的经济奇迹。孝惠帝二年,调往中央,任大汉朝国务院总理,继承了萧总理的政策,并继续推行黄老治国的低调理念,为文景之治繁荣盛世的开创,提供了丰厚的治国理论和治国实践。

 

曹参同志滴一生,是光荣滴一生,奉献滴一生,革命滴一生,低调滴一生,工作兢兢业业,低低调调,在黄老治国理念下,长期不理政事,大大加快了大汉朝滴经济建设。回顾往昔,展望将来,希望我们继续发扬曹参同志“做人要低调”滴优良传统,把低调事业进行到底。现在欢迎记者提问,欢迎大家就曹参同志那些最最重要滴方面,进行提问,我将一一解答。

 

这位妹妹,您问曹参的参字,到底是读餐,还是读生,还是读古代滴叁是吧?这个问题,好象也的确,那个很重要,这个名字嘛,还是要念好,名字都念不好,那个名不正则言不顺。您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儒家滴说法,是的,曹参是信黄老滴,而黄老似乎是不在乎名字滴,名可名,非常名,但黄老不是还说,无名,万物之母,曹参肯定不是母滴嘛,所以还是让他有名字吧。这个曹参的参字,据有关专家研究,应该读餐,理由有二,一是在古人滴名和字是有关滴,曹参滴字是敬,所以读参比较合理,参见滴时候要尊敬长官尊敬领导嘛,二呢是因为押韵,读成餐,在诗里就和别滴字押上啦。专家滴话总是可信滴嘛,所以我们也一起读参吧。

 

还有那位小盆友记者,您要提啥子问题捏?哦,你说为神马曹参同志长期不理朝政,却大大加快了大汉朝滴经济建设,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也说来沉重,还是等定风波老师等会再给我们详细解释,不过您要记住一件事,粮食是农民种出来滴,手工艺品是工人做出来滴,市场是商人搞活起来滴。没明白,这个你长大了就明白啦。现在欢迎定风波老师,他今天带给我们滴话题是,曹参同志低调滴一生,大家有请。

 

哼,哈,我是定风波老师,哼,哈,做人要低调,哼,哈,快调调麦克风。

 

这个楚汉之际,有几个特别低调滴人,一个是张良,还有一个就是曹参。张良基本上是刘邦身边滴影子,而曹参则是几个人身边滴影子。

 

最早是做萧何滴影子,萧何在县委当组织部长的时候,曹参是副部长,打下手,当影子。后来萧何看见革命形势高涨,陈胜吴广都建立革命根据地了,马上和曹参一起找到樊哙,再由樊哙找到据说在从事地下工作,其实有可能是在曹寡妇家开展妇女工作滴刘季同志。这是一群低调的人,萧何低调,说自己只适合当二把手,后来也的确一直当二把手,曹参更低调,只想做个影子,樊哙不算低调,可谁叫樊哙娶是吕二小姐而刘季娶的是吕大小姐呢,一个姐夫叫下去,不低调都不成了,于是刘季做了老大。

 

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哪,那可是提着脑袋的活,要冒着被革命滴风险,去革别人的命。所以曹参自学成才,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高级军事将领。但曹参是一个低调的人,所以在韩信这个天才名将横空出现之后,曹参又成了韩信的影子。

 

做影子的代价就是,没有人知道你,大家对楚汉之际那些个将领,知道项羽,知道韩信,知道彭越,知道英布,知道樊哙,但说起曹参,几乎没人知道他打过啥仗,因为仗都是跟着韩信后面打的。但影子的好处时,你跟对了人,沾的光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等到革命成功之后,一数功劳,乖乖,曹参的功劳可真大呀,仅次于韩信。跟对了人就好比考试作弊坐对了桌子,宁坐凤尾,不坐鸡头。

 

不过革命毕竟成功了,韩信没仗打,没几年,也被灭了。曹参呢,做了齐王的相国,一国之相,虽然比不上中央那个萧相国管整个大汉朝,好歹也有七十多城,这样做不成影子了,怎么办,怎么办?没办法不要急,有专家嘛,高薪诚聘治国专家。

 

首先是儒家滴专家组上场,足足有一个加强连,一百多人。我说儒家组你以为这是去砍人哪,可要砍人吧,你们派出的都是些走路摇摇晃晃滴老头子,好不容易有俩年轻的吧,还手无缚鸡之力,到底做什么用。如果不是去砍人还是去干什么,你当是去混饭吃啊,一百多人,齐国七十多个城,一城派一人都放不过来。

 

总之,儒家组的阵容虽然强大,并没有收到应有滴效果。一个人一个说法,一个这样说一个那样说,人少也就罢了,还能理清个头绪,一百多个人,从早吵到晚,还有人没开始。所以显而易见滴,失败了。

 

接下来道家组上场,只派了一个人。哪一个?盖公。盖是盖世英雄的盖,公是天下为公的公。名字很大气,讲话也很靠谱,第一句,治国要低调,就让习惯于做影子的曹参非常受用。于是曹参就奉盖公为师,把正堂留给盖公住,以便耳提面命。黄老治国的精髓就是,莫折腾,少做事。不要老是想搞神马政绩工程,也不要老是想告诉农民怎么种地,工人怎么做工,商人怎么买卖,论种地,农民比你在行,论做工,工人比你在行,论买卖,商人也比你在行,治国嘛要低调一点,顶好的是大家都忘记有你这么个政府,那你就成了。不过天下滴领导,大多有一个毛病,就是做领导做久了,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哪怕在自己外行滴领域,也相信自己指出一个方向,就能让别人走上正确的道路。盖公说啦,那些都要不得。你要说啦,世上滴下属都很会恭维,总有办法让你相信自己比别人更高明,而且总会拿那些你不熟悉领域的事来请示你,怎么办。盖公说,只用不会说话的,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下属,你自己也少抢镜,少做事,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齐国大治,黄金九年。等到萧何仙逝的时候,曹参难得的高调一回,对家人说,快收拾东西,我要进京当宰相了。

 

也真奇怪,还真说他说中了,真的很快就宣布调曹参同志进京当宰相,据说这还是高祖皇帝从前亲自给吕后指定的——知人善任是刘季最大的长处。

 

可进了京之后,曹参一下子又低调起来了,至少在惠帝看上去是这样。一般来讲,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要大张旗鼓滴做几件事,把领导班子调整一下,把前任的政策变上一变,到群众中走上一走,发表点重要讲话,亲自指示。可曹参不是,领导班子是调整了,可都调整成啥人啊,没文采,没口才,还没眼力,跟一摆设差不多。自己呢,啥不都干,原来咋样还咋样。这下惠帝急了,不会是对朕有意见吧,有意见就提嘛,看在你是长辈,朕还会说啥?不行,我得派人问问。

 

可惠帝派出滴人,去滴时候是人,回滴时候都是鬼。难道曹参杀人灭口了?当然不是,曹参是低调滴人,怎么会杀人灭口,曹参把他们都变成酒鬼了,也就是说,来一个,灌醉一个,结果啥也没问成。

 

最后惠帝发了狠招,派曹参儿子去,别人变成酒鬼要送回自己家,醒了之后就问不成,儿子变成酒鬼,醒来之后还可以继续问。曹参心里说,蒜你狠,不过你忘记了,儿子是用来打滴。于是把儿子打一顿,说小兔崽子,国家大事你懂个屁,你也来问?

 

惠帝这下没招了,只好亲自出马,董事长直接对话总裁,效果当然比较好,所以终于逼出了曹参的一番话。曹参问惠帝,你跟前董事长相比,觉得哪个好些。惠帝说,那不是废话么,撇开前董事长是我爹不说,从一个小卖部开始白手起家,做成一个全球最大滴跨国公司,员工数以千万计,我算啥,一个富二代而已。曹参又问惠帝,那我跟前总裁相比呢,惠帝说,你当然也比不上。曹参手一摊,那不就结了,大家都不如前任,干嘛要乱改啊,该干嘛干嘛去,别想着改革啦新政啦啥的了。

 

这就是萧规曹随,本来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低调的曹参,仍然做了一回影子。

 

但领导人愿意当影子,却是百姓之福,最起码的,是经济会成长很快,因为市场活啊。而且事情也没完,因为不久之后,又有一个道家皇帝刘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