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卷《盐铁往事》(二十三) 大国崛起之晋国篇

(2011-08-24 08:06:07)
标签:

曲沃

晋国

周厘王

楚国

晋武公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晋国,这个地处黄河以北,河套以东,太行山以西,蒙古高原以南的国家,这个黄河九曲八弯,到了这里终于一心一意向东流去的国家,这个汾水,晋水,少水纷纷流经此地的国家,这个多山而少田的国家,这个据说因为一片桐叶被周成王封给他弟弟唐叔而立国的国家,这个在整个春秋时期,前半段因为公族内争了一百年,后半段因为卿族又内争了一百年,在两者之间的短暂百年里,却成了春秋最强大最无可争议的霸主的国家,这个春秋大国里唯一一个四面都是强敌又四面战胜强敌的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曾经是楚人的天敌,齐人的克星,秦人的难题,狄人的噩梦。

 

当姜姓的齐人在夷人堆里摸爬滚打时,姬姓的晋人,也在狄人堆里渐渐长大。受惊吓的孩子容易早熟,所以当徐偃王还在做着仁者无敌的美梦,宋国还在想着复兴成汤江山,郑国还在为周王室的位置争风吃醋,卫国的国君们还在情歌热舞流行小调里陶醉流连时,晋人们已经在与那些北方狄人的战斗中,清醒的认识到了世界的真相,认识到了维系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对晋人来说,那个真相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个准则就是丛林准则,优胜劣汰,所谓和平只是力量达到了平衡,和平只是战争的前奏。这也是为什么齐桓晋文相比,晋文攘夷事业远胜齐桓,而尊王事业却不及之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后日晋国有灾荒,秦国借米,而秦国有灾荒,晋国却不借米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因为内部卿族问题,与楚国签订和平条约之后,仍派人扶持吴国,帮吴国与楚国作对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晋国会利用同姓虞国的信任,假途伐虢,并且灭了这两个同姓国家的原因。

 

与晋国相似的是出身东夷别支祝融集团的楚国,而且楚国做得比晋国更彻底,更绝情。晋国假途伐虢,楚国则假邓袭申,邓国的国君是楚王的亲舅舅,他没想到那个被他好酒好菜好生招待的亲外甥,会给他带来亡国之祸。

 

所以那时候只有晋国能对付楚国,他们互相清楚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战争打了一百多年,他们就象两个混世魔王把淮泗之间的那些传统华夏国家象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所以这两个国家,还是那些传统华夏国家的梦魇。

 

所以虽然晋国拯救了华夏集团,让肆虐北方数百年的狄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兴起,让在黄河南岸灭国数十,如旋风袭来的楚人势力不能再进中原一步,但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了“礼坏乐崩”的重要帮凶,如果还不是罪魁祸首的话。

 

但如果晋国不是这么一个极为实际的国家,不是这么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谁又能相信他们真能对付得了狄人和楚人呢。正如晋国凭着六卿制度称霸,又最终因为六卿制度而分崩离析,晋国三分,被司马光认为是春秋时代结束的标志。

 

不过在晋国东成西就南征北战之前,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那个难题就是曲沃。

 

曲沃难题是西周末年,穆侯的两个儿子引起的。那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世子,叫做仇,小儿子是别宗,叫做成师。据说当时的人都在议论,晋侯给儿子取名真是奇怪啊,该继承祖业的,叫做仇,不该继承祖业的,叫成师,“庶名反逆”,恐怕晋国有难啊。仇是啥意思,虽然那年月还没有简化字,“雠人相见分外眼红”还不会写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发音都是一样一样滴,所以就象现在“四”字多半不吉利的道理一样,这么不吉利滴字居然被晋侯用做名字,而且是世子。成师呢,分明是想“成事”啊,成啥事,一个别宗,以后是做大夫的命,还想成啥事,肯定是更进一步啦,就象对一个科级干部说“祝你步步高升”,显然是告诉他,愿你早日混成处级。

 

不过这个世子虽然没被爹妈取上好名字,倒也颇为争气。因为老豆穆侯死了之后,他的叔叔殇叔自立为君,他在外面流亡了三年,到第四年居然整备人马杀将回来,夺回了君位。后来周王室内乱,出现两个自称天子的,太子宜臼和王子余臣,前者后来被称为周平王,后者被称为周携王,又是这个姬仇杀了周携王,获得平王的赏识。

 

可见姬仇虽然名字不好,却端得是个狠角色,《无极》中谢无欢说得好啊,“王,当然是可以杀的,你永远比我想得高,做得绝,只要你活着,我永远是个二流货色”。小儿子虽然名叫“成师”,但只要大哥姬仇在,神马事也成不了。所以姬仇有个非常好的谥号,叫做文候。

 

可姬仇再记仇,也是要死的。他死了之后,儿子昭候刚一登基,就把叔叔成师封到了曲沃。封到曲沃也就罢了,要命的是,曲沃的城池比国都翼还要大。更要命的是,五十八岁的曲沃桓叔虽然比不上那个死鬼哥哥,但也是个狠角色,到了曲沃之后,礼贤下士,怜老济贫,打黑唱白,好德胜过好色,搞得晋国人都在说这个曲沃桓叔的好,而不说都城里那个晋昭侯的好。于是民间地摊小报境外八卦歪报都在那语出惊人,神马《心系人民滴曲沃桓叔啊,晋国人民支持您》,神马《晋国政治格局八大猜测,未来国运在桓叔?》之类,搞得民心惶惶不安,官心蠢蠢欲动。

 

官心蠢蠢欲动了七年,果然有大臣潘父做乱,杀了昭侯,迎接桓叔登基。可谁知姬仇虽然死了,余威尚在,也或者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神圣不可侵犯,桓叔带领部队走到半路上,居然被晋人的另一支军队打败,悻悻然回到曲沃。成师终于不能“成事”,而姬仇的粉丝们则杀了潘父,立昭侯的儿子子平为君,成了孝侯。

 

此后,桓叔的子孙继承祖志,以“成事”为已任。桓叔的儿子曲沃庄伯攻进都城翼,杀了晋孝侯,又被晋人打败,回到曲沃。后来听说孝侯的儿子鄂侯也死了,主少国疑,又发兵进攻,这回却是被周平王派虢公打败,又退回曲沃。

 

等到庄伯的儿子曲沃武公即位,又攻打晋人,把鄂侯的儿子哀侯抓住,接着杀了。然后又诱杀了哀侯的儿子小子侯。周天子再一次看不下去,表示粉生气,又让虢仲去攻打曲沃武公,奈何那个曲沃池深城固,一时攻它不下,只好立了哀侯的弟弟缗做了晋侯。

 

可谁知过了些年,大约就是齐桓公开始称霸的时候,曲沃武公又派兵把晋侯缗灭了。曲沃武公这时想了个办法,把晋都里的许多宝贝献给当时的周厘王。周厘王显然没有前几任周天子那么公道,当然也许是得到的好处太多,居然批准曲沃武公作为新的晋侯,曲沃武公就成了晋武公。这样,从姬仇死,昭侯封桓叔于曲沃,到取代姬仇那一支,真正的“成事”,前后六十七年。所谓坚持就是胜利,曲沃那帮人的办法很简单,把曲沃修得更高更大些做为基础,时机成熟,就去攻晋都,杀晋侯,打了败仗就退回去,父亲搞不成儿子搞,儿子搞不成孙子接着搞,总有一天能“成事”。

 

不过好事多磨,曲沃那帮人,代代是狠角色,终于苦尽甘来,可到晋武公的儿子献公的时候,又出了个骊姬乱晋的大事。这件大事,造成了晋文公的霸业,也造成了公族彻底淡出晋国政治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