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盐铁往事》(十九) 从女闾七百到春秋霸业
(2011-08-10 12:04:04)
标签:
管仲齐国带头大哥姜小白华夏集团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正如粉多人知道苏东坡是因为东坡肉一样,也有粉多人知道管仲,不是因为他的经济政策,也不是因为他的外交政策,而是因为女闾。
女字大家都认识,如果不认识,上几次公共厕所,受过几次刺激再刺激几次别人,也就知道了。闾呢,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传说管仲时候,设了女闾七百,乖乖不得了,七百闾,就是一万七千五百户,全是女闾。管仲是为了建立女儿国么,当然不是,管仲是齐国的大管家,是为了挣钱滴,这女闾七百,里面全是失足妇女。所以管仲,相传也是失足妇女的祖宗,是某种交易合法化滴先行者。不过与论坛上那些鼓吹某种交易合化法滴后行者不同,管仲没有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说神马为了解决失足妇女的地位,为了解决民工滴生理问题,也不想想,解决失足妇女的地位应该挽救她们的失足而不是找个合法的地方让她们继续失足,而民工那点钱,会不会去捐赠官方挂牌滴失足妇女已经很难说了,真有正人君子所猜想的生理问题,显然站街的不合法滴失足妇女更具价格优势。对于管仲来说,反正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干脆承认它,然后把它当成齐国服务业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拉动内需。毕竟,那些国内外的大商人们,除了画过颜色的鸡蛋,雕过花的柴火,对于失足妇女,也多少会有那么点关心吧。在管仲看来,“饥寒生盗心,饱暖思淫欲”,对于大多数人,是很难避免的,比如管仲自己,还有姜小白,英明神武不,深见洞察不,都是如此,何况普通人。当然,鲍叔牙不是这样滴人,但鲍叔牙那样滴人又有几个,而鲍叔牙那样滴人又能对付得了谁,对人性又有多少洞见。所以“饥寒生盗心”和“饱暖思淫欲”这两项如果必须选一个的话,管仲宁愿选后者,因为前者你无法满足,而后者,只要设女闾七百就够了。
因为这个女闾,管仲被粉多人称为失足妇人滴祖宗。也有人不同意,因为管仲之前,已经有失足妇女滴存在了,但他们也不得不同意,直到管仲时代,才有正式官方挂牌滴失足妇女,而且其劳动所得,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作“军国之资”滴,也算是曲线爱国呢。还有人认为,女闾七百,实在是姜小白搞出来滴,目的是为了那些荒唐恶心滴目的,神马鬼畜攻啊女王受啊滴,管仲为了遮掩那些恶心滴事,搞了个三归台。这个剧情有点狗血,虽然出自大名鼎鼎滴战国策,但战国策粉象武侠小说,不是么。如果管仲真滴有那么崇高,女闾七百出自管仲,是为了给贤明无比滴管仲脸上抹黑,那么管仲年轻时欺负鲍叔牙,还有“八佾舞于庭”那些事,岂不都是脸上抹黑了。他们不知道,管仲这么做,才不失商人本色,他们以为只有圣人能开天下太平,而商人只会搞坏社会风气,却不知,商人的本领,有时并不在圣人之下,而且常常在一些所谓君子之上。因为君子希望你做一件事,只会告诉你,你这样做才是对的,你不这样做就是错的,你就应该这样做,否则我就会鄙视你,而商人希望你做一件事,会首先告诉你,你会付出什么,你会得到什么,或者你虽然会付出而暂时得不到,但后面一定会让你得到什么,由什么什么加以保证。
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互惠,管仲不仅把这条原则用于国内,也用于国际,比如齐国和周天子的关系。所以管仲推出了“尊王攘夷”的外交政策。
在管仲之前,春秋初期,也有一个国家曾经牛气哄哄,让周天子都有点吃不消,那是郑国。郑伯因为在周王室被西戎逼得东迁时有拥立之功,而长期做周天子的卿士,执掌国政,结果弄得周平王暗暗忌讳,又请虢叔来牵制郑伯,郑伯去质问周平王,周平王不敢承认,于是两人把儿子互相交换做人质。这叫神马话?
更不叫话的还在后头。周平王崩了之后,周王室彻底撕下面皮,任用虢叔,而郑伯一气之下,先后两次派人去割周王室的庄稼,最后竟与周王室大打出手,最后郑国居然打赢了。这又叫神马话。
想当年,带头大哥带领大伙把那么厉害滴东夷集团,打得东逃西窜,让整个黄河中下游,都是华夏集团滴地盘,一呼百应,带头大哥一声令下,小弟们纷纷带上人手跟着去砍人,何等威风。现在竟然被一个不起眼滴小弟欺负滴毫无脾气。
有内忧则必有外患。看到华夏集团滴带头大哥不行了,北方滴狄人,乘虚而入,到处砸场子,让卫国几乎亡国。南方滴楚人,把周围许多个小国都给吃了,正一步步逼近陈蔡宋许这些华夏文化圈最核心的国家。西方滴戎人,也在与秦人死嗑,虽然让秦人付出了几代秦君战死沙场的代价,好歹没有进一步到崤山以东闹事情,但看着秦人打得那么惨烈,谁又知道华夏滴“大白”旗能打多久捏。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管仲与姜小白一合计,本着最小投入最大回报滴思想,推出了“尊王攘夷”的促销方案。
“尊王”,尊敬周天子也,号召大家都继续向周天子朝拜,听周天子号令,帮周天子砍人,向周天子进贡。“攘夷”者,重点打击那些异族人也,。为神马周天子连个郑国都打不过,连被郑国欺负,都木有人帮的情况下,管仲还要带头尊敬周天子,而不是取而代之呢。那是因为带头大哥虽然功力大耗,武艺不济,但江湖地位尚在,徒然掀翻取而代之,大家不服,势必会被群起而攻之,反而搞得天下大乱,被魔教占了便宜。不如用周天子滴地位,加上齐国滴国力,来个强强联合,反倒能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攘夷”的要义有两个,一个是去打夷狄,另一个是存亡续绝。前者,齐桓公曾带着多国部队,去楚国兴师问罪,质问他们为神马不向周天子进贡茅草,在一番外交辞令外加联合军演之后,双方达到共识,签定了和平条约。后者,齐国曾带着多国劳工帮助卫国营建新国都。
象帮带头大哥讨还公道,帮小弟们出气这种事,据说做了九次,所以叫“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但是也未必,因为上古时候,九有时就代表很多次,仅仅是很多次而已。
但不管是多少次,总之管仲的“尊王攘夷”是非常有成效滴,这就好比把周天子捧做武林盟主而自己自然就成了副盟主一样,姜小白也被各国称之为“霸”。更要紧滴是,这个“霸”联合着那个“王”,召开了各国政府首脑大会,在会上通过了一项公约,内容有,有水灾时,不能把邻国当成泄洪区,邻国有灾荒时,不能拒绝邻国的借粮,不能把妾当成妻,等等。
在周郑交质交恶交战之后,经过管仲“尊王攘夷”这么一搞,国际新秩序又建立起来了,而华夏集团又焕发了新滴生机,所以尽管眼睛向天滴孟轲不大愿意提齐桓晋文,孔子却是对管仲评价甚高,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要是没有管仲,你我现在都是披头散发,衣服穿得不成个样子滴野蛮人了。
那位童鞋,在说你呢,披头散发,衣服穿得不成个样子,想想管仲吧,想想吧。神马?你更关心女闾滴问题?唉唉,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算了,文化复兴这种高级命题还是不和你说了,下节咱们继续谈论关于钱滴话题,谈谈管夷吾打的那几场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