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行记(其六)其六 教堂记

(2011-07-11 04:12:38)
标签:

比斯

卢森堡公园

巴黎圣母院

先贤祠

圣日耳曼

旅游

分类: 流言(信笔而至的闲话)
  那天本来是想先去圣日耳曼教堂,然后进卢森堡公园,经过拉丁区到先贤祠,再到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最后到蓬皮杜中心。
  
  结果出了地铁,一眼就望见了另一个无比壮观而且看上去十分古老的教堂,买一送一的东西当然不容错过了。后来知道那是始建于十三世纪的圣叙尔比斯教堂,但大部分建筑都重建于十七十八世纪,据说修了一两百年(想想咱们很多建筑能不能留住一两百年,叹)。正门至少三十米高,由三排数十根大柱子撑起下面两层,上面再在两侧各加个两层塔楼,煞是惊人。外墙有很多浮雕,大门对面则有个华丽的喷泉。
  
  进了教堂后,空间很大,应该能容纳至少千人,中间的主体部分,是长长的拱券加后部的圆形穹顶结构。两侧有很多个龛室,有点象中国的厢房,里面也供奉了神像,三面画有宏大的壁画。两侧高大的窗子上,都是各种颜色的图案,洛可可风格的,最里面的窗子上则有耶酥受难像。顶部也是极大的壁画,画着上帝和天使们的故事,烟云烂漫的,兼着这屋顶极高,需要使尽眼力才能看清,看久了很容易产生天堂在向自己招唤的幻觉。
  
  那天是星期天,正好在做礼拜,里面巨大的圣母和天使像之下,点了数十个巨大的蜡烛,还有各种香料。主持的是一个红衣主教,还有个穿白衣的主教不知是什么职位,另有穿普通衣服的人,最接近前台的有几排,似乎是唱诗班,再往后是普通基督徒,有数百人。大致上,都是主教念一会,再唱一会,然后集体起立片刻,然后再念再唱,有几次,红衣主教从左边另一个主教那里毕恭毕敬的接了个东西,神圣而庄严的捧到右边。
  
  我们则滥竽充数的在里面听了一会,上百人合唱的赞美诗,和风琴声飘在一起,优美而轻扬,有一种忘却俗世的感觉,虽然一句也没有听懂。
  
  大约听完两段赞美诗,我们就出来了,然后找到了圣日耳曼德佩教堂。这个教堂更为古老,据说是六世纪,也就是西罗马帝国刚刚灭亡时,法兰克国王修的。从外面看,没有巨大的石块,而主要是砖瓦结构,但也非常高,在周围建筑里显得卓尔不群似的。虽然据说是罗马式建筑,但从外面看并不宏大,而且顶部已经比较尖,虽然没有巴黎圣母院那样尖得象魔幻电影似的,但似乎已经有些去罗马化了。不过进去后也和圣叙尔比斯教堂一样,庞大的内部空间,拱券加圆形穹顶结构,洛可可的装饰,庄严的壁画,以及红衣主教,赞美诗。
  
  因为是第二个教堂,所以没有听那么久,就出来寻找卢森堡公园。
  
  卢森堡公园是巴黎市区里最大的公园,而且也延续了法国人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传统。这么大这么好的公园,居然不是给游客准备的,是给巴黎人自己准备的。整个公园里找不到一个卖纪念品的,没有旅行团,只有一些年青人在跑步,打球,在林间散步,在阳光下看喷泉,或在长椅上读书,倒象一个大学校园或市民广场似的。而且也真的圈了好几个网球场,篮球场,有些人在球场打球,而场外则放了好些个椅子,供人观看。
  
  卢森堡公园应该是比较典型的法式园林。中央是中心对称的草坪和花圃,占地非常大,鲜花正盛开着。外面则放着几百把单人椅子。其他几个部分,都是整齐的道路和树林,梧桐树切成方方正正的样子,栗树的树冠是圆形的,但却也种得整整齐齐,整个树林,横看竖看侧看斜看,全都是一条直线。有一个部分,倒有点象中国园林一样参差错落了,可仔细一看,很多大树底下都围着一圈圈花丛,全部修成球形——他们到底非要把花花草草修理一下才觉得舒服。
  
  从卢森堡公园东边出来,没有找到想像中的拉丁区大学城,倒是走了几条街,就到了先贤祠。
  
  先贤祠也是古典主义风格,正门跟希腊神庙似的,印象中美国的最高法院也是这种样子。进门前,先吃了顿午饭,其实就是几块干面包和一瓶水。当时贪图便宜,买了瓶两毛九一点五升的水,因为不懂法文,以为这么便宜,肯定是纯净水,一喝,居然是苏打水的味道,还是碳酸饮料,差点没被呛死。反正喝不死人,当成喝药一样喝了一些,再吃了点跟树皮一样难咬的干面包,虽然嘴里不舒服,总算胃里舒服点了,就当是忆苦思甜吧。先贤祠外,有许多鸽子,于是扔了点面包屑,结果鸽子成群结队而来,越集越多,争抢那几小块面包。唉,不知当年唐太宗扔了几个进士名额,让天下英雄人吾彀中,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
  
  先贤祠是收费的,于是交钱,进去。一楼,有一个老大的钟摆,从几十米的楼顶垂下来,看说明,似乎能证明某物理原理,大约和中国天坛的回音壁类似的东西,都是从前的科学家在国王或贵族支持下搞出来的。四壁全是巨大的壁画,一开始没拿说明书,不明所以,后来拿了说明书,总算明白了那是关于巴黎历史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圣女,一个叫克洛提尔德的把巴黎从匈奴王阿提拉手里拯救出来,一个叫贞德的把巴黎从英国人手里拯救出来。壁画描绘了这两位圣女的童年,少女时代,与敌人谈判或交战的情景。难怪法国人那么尊重女性,毕竟他们的城市要靠女性拯救。一楼除壁画外,还有很多雕塑,都是反映法国大革命的,最中间的一具,几位战士捊起衣袖,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联想到他们的国歌《马赛曲》,难怪有人说法国人是欧洲比较接近中国人的民族。
  
  先贤祠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室,如地下迷宫般四通发达,内有许多小间,全是摆了一具具的石棺,以及花圈。因为是法文,都不认识,总算从读音里猜出了雨果,左拉等几个名字。不过装石棺的小房间,终归没敢进去,都只在门口略望一望便离开了。用阴阳风水的观念,此地阴气太盛,正午之后,不宜久留,所以虽然是花钱进来的,也还是略看一看就离开了。
  
  出来后,就去了西岱岛,见到了传说中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建筑,顶部尖得可以当武器,象是一根根的怪刺直插云宵,而西岱岛四周都是塞纳河的河水,水中浮出这么一个宠然大物,象是浑身长满尖刺的怪兽般,真叫人疑心到了魔幻的世界。
  
  不过幸好,巴黎圣母院周围的人非常多,而且难得的见到了中国旅游景点常见的东西,如旅行团,纪念品商店,让人从魔幻世界回到了真实。巴黎圣母院因为在做礼拜,且队伍很长,所以没有进去,转而从西岱岛向圣路易岛而去。在这两岛之间的桥上,却意外的见到了很有趣的街头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