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盐铁往事》(九) 宗子选拔赛
(2011-07-06 07:19:25)
标签:
宗子中国《周易》大雁仪礼士昏礼文化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儒家的第一经学教辅《春秋公羊传》里,有一段奇怪的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段话很象绕口令,又很象程序员常见的死循环。儿子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母亲尊贵啊。那母亲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儿子尊贵啊。那儿子又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母亲尊贵啊……
真够晕的,他都晕了,你晕了没有?没有,那就继续——不是继续绕,而是告诉你为神马?圣人话不是乱说的,而第一教辅当然也不会乱解,实在解不了需要忽悠,那也绝对不会乱忽悠。《公羊传》里这段话,说的其实是宗法社会挑选继承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嫡妻有子时,选嫡妻的长子,选中的就叫“宗子”(不是粽子哦),这叫“子以母贵”,嫡妻生的哎,怪怪不得了,哪是那帮小娘养得可比。第二阶段,是嫡妻无子,嫡妻硬是光打雷不下雨,光长苗不结穗,或者生的全是赔钱货,没一个带把的,怎么办呢,就只好从那帮小娘养的里面挑了,挑中的那个,他的母亲就比别人尊贵些。如果嫡妻还在,虽然没有名份,但也可享受同等待遇,如果嫡妻不在,那么扶正的很可能就是她,算是第一副职或常务副职吧。看见木有,这就叫“母以子贵”,怪怪不得了,人家就是了得,肚子争气啊,那么多妻妾,就她生了个儿子。
可见不仅君无戏言,圣人也无戏言哦。第一教辅里还有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说的是嫡妻有子,则别选才学通天的,只选投胎争先的,嫡妻无子,则年龄大小不是问题,领导看法最有关系。
现在明白了没有,恩,都明白了吗,确定?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好,再考考你,第一个问题:谁是嫡妻?
那位性急的童鞋举了手,好,你来回答。神马?看谁先进门?先来后到?真是聪明,可惜错了。你还别说,在古代未娶妻先纳妾的比比皆是,都是象这位童鞋一样急性子闹的。本来嘛,一位如花似玉知书达礼的妻子放在娘家,只等三媒六聘,就可以琴瑟和谐了,你偏等不及,说要先演练演练。
所以嫡妻和姬妾最大的区别,就是结婚手续的不同。姬妾进门实际上根本不能叫结婚,哪怕是纳了十个姬妾,只要没娶正妻,那都可以自称未婚青年。
地位当然也完全不同,程序正义才能保证结果正义嘛。嫡妻么,只消看看那个繁杂无比的结婚仪式,就知道绝对有地位。凡是难以得到的,多半是比较珍贵的,贵族家再阔气,也不想年年这样折腾吧。而《仪礼.士昏礼》中多次出现一种叫“雁”的鸟类,也是因为这种鸟类坚持一夫一妻制度,配偶死了,另一个要么孤寂一生,要么殉情而死,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说的这个。如果单看《仪礼》这本书,再看这“雁”的象征意义,一定以为中国古代贵族是多么重情重意,坚持一夫一妻制度。如果这样想,那就被骗了,而大雁也表示很冤,大雁可是货真价实的一夫一妻,没有二奶,没有小三,连出轨都木有,而人类呢,自称一夫一妻,后面却带了一长串小尾巴,可以纳妾,可以狎妓,叫大雁情何以堪哪,大雁就这样被代表了。
与大雁一起被代表的,还有琴瑟两种乐器。琴是古琴,瑟是古筝的前身,因为适合一起演奏,所以也用来代表夫妻,想想就觉得美好,夫弹琴,妻鼓瑟,一唱一和,多么诗意的生活哦。所以如果嫡妻亡故了,又新娶了一个,就叫续弦,也还是很重视。而姬妾就不一样了,有的是通房丫头,有的是陪嫁丫头(先秦则很多都为妻的妹妹或侄女),有的干脆是买来的,所以甚至可以送人或卖掉,进门没什么象样的仪式,哪怕是替补了嫡妻,也只能叫“填房”。
不过古代如此重视嫡妻,并不是真的有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不仅仅是宗法上的地位,而是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宗族的事。在三媒六聘的仪式中,只有很小的一个戏份归小俩口,大部分的戏码都是双方父母在演,所以看完《仪礼.士昏礼》,很多童鞋都表示不解,这到底谁在结婚哪。这就引出了另一句话,“门当户对”,只有门当户对了,大雁也好,琴瑟也好,这些象征意义才能落到实处。
好啦,言归正传,宗子选拔赛的第一轮,“立宗子,找嫡妻”,完成了。
第二轮是神马呢,“先立长,莫迟疑”。嫡长子,就是天然的“宗子”。
再是第三轮,“长若亡,孙来替”。嫡长子得天独厚,却缘深份浅,有命无运,早早就去世了,该怎么办?有办法,立嫡长孙,看那个短命鬼有没有留下儿子,遗腹子也行啊。有童鞋问啦,嫡长孙假如还死了呢?蒜你狠,不过古人也想到了,就是“孙也死,曾孙立”。有更狠的童鞋问,假如连曾孙也没有,该怎么办?豆你玩哪,好,既然长房没出息,一个男丁都木有留下,就在二房找。谁是二房?当然是嫡妻生的第二个儿子啦。
所以第四轮,就是“长房断,次房继”。假如次房三房都无人,或嫡妻根本没有儿子呢?
那就是第五轮,“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庶子肯定不是以长幼的,但根据什么,却各有说法。有的说以母亲贵贱,但是都姬妾了还有神马贵贱。有的说以贤愚,但混过机关的都知道,这世上哪里有绝对的任人唯贤,正如这世上其实也没有绝对的任人唯亲。因为贤愚只是一个主观的观感,其标准也是很主观滴,甲领导觉得该同志性格沉稳,办事牢靠,乙领导可能就觉得该同志大奸似忠,心思太重,乙领导觉得某同志油嘴滑舌,爱出风头,丙领导可能觉得某同志头脑灵活,善于展现。所以到头来,都是根据领导的看法,在“宗子”问题上,则是父亲大人的看法。父亲大人的看法从哪里来,一个是枕边风,虽然同为姬妾,但有的姬妾就比别人得宠些,那么“立子以贵不以长”就顺理成章了,另一个是做功课,身为庶子,母亲色衰爱驰,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果能做足功课,好好表现,让父亲大人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最适当的继承人,觉得自己“贤”,也还是有机会。
如果连这个都确定不了,该贵族朝三暮四,优柔寡断,就是不知道立哪个,怎么办呢?还有办法,就是第六轮“比不好,看《周易》”。《周易》上有教人怎么立宗子么,当然不是,《周易》是占卜书啊,所以如果还是不知道立哪个好,就只有由上帝来决定了。
综合起来,就是风波总结的这个三字经,“立宗子,找嫡妻;先立长,莫迟疑;长若亡,孙来替;孙也死,曾孙立;长房断,次房继;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比不好,看《周易》”。
宗子选好啦,那么六轮宗子选拔赛中的唯一胜出者——宗子,都有些神马权利和义务。那些宗子选拔赛中的落选者,又有些神马权利和义务。至于那些有意穿越到周朝的女童鞋们,的确,到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你们的勇气可嘉,但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权利和义务呢,那就请听下回分解,我们将带您领略那宗法社会的光怪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