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行记(其五)公园记
(2011-07-04 02:47:20)
标签:
拿破仑巴黎卢森堡公园卢浮宫荣军院旅游 |
分类: 流言(信笔而至的闲话) |
巴黎的树木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喜欢修成长方体的形状,四围修得平平,顶部修得平平的,从街边望过去,上百棵树的侧面和顶部完全对齐,蔚为壮观。很多不起眼的街道,树木都是这样,广场,大道,就更是这样。
不光树木修得整整齐齐,而且栽得整整齐齐,如果有一排,则成一条直线,如果有两排,不是成两条直线,而是无数条,因为横着看是齐的,竖着看是齐的,斜着看还是齐的。比如香榭丽舍大街两侧的林荫道,就是各有两大排高大的完全镜面一样对齐的树木。卢森堡公园,大路两侧固然栽得整齐,修得整齐,不在大路的那些树林,当然不必都修得整齐,只需保持圆形的树冠,但种得却是非常整齐,偌大的空间,横竖斜都完全对齐。这大约就是所谓的法式园林了吧,修剪整齐的树木,排列整齐的树林,群花丛,阳光下的喷泉,雕塑,长方形和圆形。
战神广场也是这样,主体是一个长条形,中部加一个多层圆环。长方形的两侧是两大排镜面一样对齐的高大乔木,往外是林荫道,再外则是树林,有橡树,有松树,还有法国梧桐。往里是两条大道,,然后一座座小型灌木,修成圆锥形的,中间则是草坪。路是碎石的,或小石板的,路和草坪之外,则是沙地,风吹起来,居然没有一点灰尘。国内常见的水泥路在巴黎市区或公园,几乎见不到,柏油路有一些,但大多数都是石板路或碎石路,以及沙地。
战神广场北边就是艾菲尔铁塔,据说在塔顶看起来广场更为壮观。南边,有一个纪念雕塑,上面用各种语言写的“和平”,里面居然有中文。再往南,经过一片沙地,是一个城堡样的楼,很阔,古老而庄严,楼的外墙上部雕着各种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祇。
这个城堡样的楼有个后院,需要绕几条街才能看见,用一条护城河样的深沟护住,我们经过时,有个人在沿着操场骑马。再走两条街,就到了荣军院了。
荣军院听说是拿破仑最后住的地方,有一个军事博物馆,没有进去参观,只看了其余的部分。各种青铜的大炮,四处皆是,遂细细研究了何处放炮弹,何处点火,与从前读书时见的红夷大炮,以及“民族之崛起”游戏中的大炮加以印证。欧人打仗,讲究兵种配合克制,武器之改良,不象我国,几乎是兵法的天下,只有个北宋因为抑制武将,注重了武器和兵种,惜乎夭折。
荣军院里前后皆有院,内则有中庭,中庭内有数十门大炮,排列整齐。仿罗马风格的建筑外墙上,也有很多雕塑,也象是罗马神话中的神祇,大约那时的法国,仍以罗马帝国之大业为师。荣军院的外面,也有内外城墙,两墙间有深沟,而内墙之内,则有装上轮子,可以推行的小炮若干。
从荣军院出来,渡河往右岸,是为大皇宫,沿河东行,则为奥塞博物馆。从大皇宫沿河东行,则为卢浮宫。荣军院和大皇宫之间的桥极阔,上有四个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雕塑,雕塑象长着翅膀的天神,在下面望上去,似乎直插云宵。不禁让人暇想拿破仑当日骑着马人们簇拥之下在大皇宫和荣军院间来往,又沿香榭丽舍大街从凯旋门远征的情景。石板路上马蹄声一定格外清脆,嗒嗒,嗒嗒。今天,则都是汽车了,幸而没有都换成国内那样的水泥路,否则扬起的就只是灰,而不是流光飞舞。
我们当日过塞纳河往右岸,没有进大皇宫,直接从尖塔往卢浮宫而去。从卢浮宫大门,到玻璃金字塔,虽然没有故宫那么长的掖道,但距离也是相当之远,一路上都是修剪整齐,排列有致的树林,花圃,雕塑,喷泉则有三四处,皆在中轴上,皆是中有雕塑,鲜花,外有各种形状的喷泉,再外则为水池。一路皆有长椅,喷泉四周则有单人椅上百个,让人可以坐下来尽意儿欣赏阳光下的鲜花喷泉。
这样的鲜花喷泉第二天在卢森堡公园也曾见到,那个喷泉以及水池以及花圃更大,从圆心一圈一圈地漾开来,外围的单人椅则有几百个之多,大多数都是空的,决计不愁没有坐的地方(在巴黎其他地方也是这样,街边,公园,总归有地方可以坐下来,看看花木,喷泉或是街景)。
卢浮宫是一种城堡样的欧式建筑,从卢浮宫大门开始,沿花园两侧长长地展开,雕栏玉彻样的,据说是古典主义风格。奇怪的是,从卢浮宫侧门出去,直到歌剧院,十几条街,全是一样风格的建筑,高度,色彩,都几乎一致,以至于我一度怀疑一直没有走出卢浮宫。可能是当日的法国近臣贵族效仿的结果吧,不知当日那个曾经保留完好的故都北平,是不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古老建筑,那些王公大臣,旗人子弟,留下的,应该也不会少吧。
不过巴黎最古老的建筑,却不是皇宫,而是教堂,哥特,巴洛克,洛可可,应有尽有,而且极多,一不留神就能碰见一个。第二天,本来是打算去卢森堡公园和巴黎圣母院,以及蓬皮杜中心,顺便看一下拉丁区的,结果遇到的古老教堂倒有六七个之多。当日佛教极为昌盛的时节,“南朝四百八十寺”,大约也不及此吧。
正好第二天是礼拜天,倒亲眼观摩了下法国人的礼拜。不过,还是下次再分享吧。
不光树木修得整整齐齐,而且栽得整整齐齐,如果有一排,则成一条直线,如果有两排,不是成两条直线,而是无数条,因为横着看是齐的,竖着看是齐的,斜着看还是齐的。比如香榭丽舍大街两侧的林荫道,就是各有两大排高大的完全镜面一样对齐的树木。卢森堡公园,大路两侧固然栽得整齐,修得整齐,不在大路的那些树林,当然不必都修得整齐,只需保持圆形的树冠,但种得却是非常整齐,偌大的空间,横竖斜都完全对齐。这大约就是所谓的法式园林了吧,修剪整齐的树木,排列整齐的树林,群花丛,阳光下的喷泉,雕塑,长方形和圆形。
战神广场也是这样,主体是一个长条形,中部加一个多层圆环。长方形的两侧是两大排镜面一样对齐的高大乔木,往外是林荫道,再外则是树林,有橡树,有松树,还有法国梧桐。往里是两条大道,,然后一座座小型灌木,修成圆锥形的,中间则是草坪。路是碎石的,或小石板的,路和草坪之外,则是沙地,风吹起来,居然没有一点灰尘。国内常见的水泥路在巴黎市区或公园,几乎见不到,柏油路有一些,但大多数都是石板路或碎石路,以及沙地。
战神广场北边就是艾菲尔铁塔,据说在塔顶看起来广场更为壮观。南边,有一个纪念雕塑,上面用各种语言写的“和平”,里面居然有中文。再往南,经过一片沙地,是一个城堡样的楼,很阔,古老而庄严,楼的外墙上部雕着各种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祇。
这个城堡样的楼有个后院,需要绕几条街才能看见,用一条护城河样的深沟护住,我们经过时,有个人在沿着操场骑马。再走两条街,就到了荣军院了。
荣军院听说是拿破仑最后住的地方,有一个军事博物馆,没有进去参观,只看了其余的部分。各种青铜的大炮,四处皆是,遂细细研究了何处放炮弹,何处点火,与从前读书时见的红夷大炮,以及“民族之崛起”游戏中的大炮加以印证。欧人打仗,讲究兵种配合克制,武器之改良,不象我国,几乎是兵法的天下,只有个北宋因为抑制武将,注重了武器和兵种,惜乎夭折。
荣军院里前后皆有院,内则有中庭,中庭内有数十门大炮,排列整齐。仿罗马风格的建筑外墙上,也有很多雕塑,也象是罗马神话中的神祇,大约那时的法国,仍以罗马帝国之大业为师。荣军院的外面,也有内外城墙,两墙间有深沟,而内墙之内,则有装上轮子,可以推行的小炮若干。
从荣军院出来,渡河往右岸,是为大皇宫,沿河东行,则为奥塞博物馆。从大皇宫沿河东行,则为卢浮宫。荣军院和大皇宫之间的桥极阔,上有四个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雕塑,雕塑象长着翅膀的天神,在下面望上去,似乎直插云宵。不禁让人暇想拿破仑当日骑着马人们簇拥之下在大皇宫和荣军院间来往,又沿香榭丽舍大街从凯旋门远征的情景。石板路上马蹄声一定格外清脆,嗒嗒,嗒嗒。今天,则都是汽车了,幸而没有都换成国内那样的水泥路,否则扬起的就只是灰,而不是流光飞舞。
我们当日过塞纳河往右岸,没有进大皇宫,直接从尖塔往卢浮宫而去。从卢浮宫大门,到玻璃金字塔,虽然没有故宫那么长的掖道,但距离也是相当之远,一路上都是修剪整齐,排列有致的树林,花圃,雕塑,喷泉则有三四处,皆在中轴上,皆是中有雕塑,鲜花,外有各种形状的喷泉,再外则为水池。一路皆有长椅,喷泉四周则有单人椅上百个,让人可以坐下来尽意儿欣赏阳光下的鲜花喷泉。
这样的鲜花喷泉第二天在卢森堡公园也曾见到,那个喷泉以及水池以及花圃更大,从圆心一圈一圈地漾开来,外围的单人椅则有几百个之多,大多数都是空的,决计不愁没有坐的地方(在巴黎其他地方也是这样,街边,公园,总归有地方可以坐下来,看看花木,喷泉或是街景)。
卢浮宫是一种城堡样的欧式建筑,从卢浮宫大门开始,沿花园两侧长长地展开,雕栏玉彻样的,据说是古典主义风格。奇怪的是,从卢浮宫侧门出去,直到歌剧院,十几条街,全是一样风格的建筑,高度,色彩,都几乎一致,以至于我一度怀疑一直没有走出卢浮宫。可能是当日的法国近臣贵族效仿的结果吧,不知当日那个曾经保留完好的故都北平,是不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古老建筑,那些王公大臣,旗人子弟,留下的,应该也不会少吧。
不过巴黎最古老的建筑,却不是皇宫,而是教堂,哥特,巴洛克,洛可可,应有尽有,而且极多,一不留神就能碰见一个。第二天,本来是打算去卢森堡公园和巴黎圣母院,以及蓬皮杜中心,顺便看一下拉丁区的,结果遇到的古老教堂倒有六七个之多。当日佛教极为昌盛的时节,“南朝四百八十寺”,大约也不及此吧。
正好第二天是礼拜天,倒亲眼观摩了下法国人的礼拜。不过,还是下次再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