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口水战(三十六)兵者诡道
(2011-03-05 11:23:04)
标签:
孙武齐国《孙子兵法》神马《孙膑兵法》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战国时代是一个乱世,神马叫乱世?拳头为大。在乱世,或者说,在鹅城,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啥?生存能力。人需要生存能力,国家也需要生存能力。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碰到恶邻居,兵法要读饱。
所以在春秋时代,人们打仗还要讲点贵族风范,带着几百辆兵车,照着礼节,互相问答一下,通通名姓,拉拉家常,然后一个说,那咱们就练练?另一个说,好,那就让孩子们耍耍吧。但到了战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几十万哪,动不动一个那么大的国家,说没就没了。欧战打上几年,就搅得天翻地覆,咱们神洲的大战,可是打了几百年,让子弹飞在电影院里看着过瘾,但真在那鹅城生活个几十年看看。所以那些穿越爱好者如果对战国时代感兴趣,可以首先想想自己有木有中六合彩的命,为啥?一将功成万骨枯。从机率上来讲,混在战国,想要寿终正寝啊,可不见得比中六合彩容易。
不过不象六合彩爱好者搞出来滴那些规律往往不太管用,让子弹飞的爱好者还真的总结出了很多很管用滴规律,这其中之一就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就好比是武功秘籍中的九阴九阳或独孤九式,其他的《孙膑兵法》啦《六韬》啦《三略》啦,还有那个已经基本散失滴《吴起兵法》啦,还有一千年后名将李靖的那个《李卫公问对》啦,就好比是小无相功太极拳谱之类,至于普及读物三十六计之类,则更象三十六路小擒拿。
《孙子兵法》说少也真是少,只有十三篇,六千字,换成现在滴写手,半个晚上也就搞定了。但说多也真是多,后世的用兵之道,还没有它木说到滴。不光用兵之道,据说商战啦政治斗争啦,道理也是一样一样滴,自然,也包括口水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之类,又何尝不是口水战的好办法。所以如果把这六千字展开来,一本书也没得完,还是在十三篇里每篇挑一两句,再加上案例几条,简单看看这本书都说了些神马吧。
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有童鞋就要说啦,这不是废话吗?但孙武说,不是废话。神马叫“计”,计就是决策,你这么做而不是那样做,会导致神马样的后果,你想过没有,你准备好了木有。打仗是一件大事,可很多人就是不把打仗当成一件大事,或者嘴上当成一件大事,而心里没有,他们没有想过,或者说,没有在意过,打仗是会死人滴,而人死了是不能复生滴。所以孙武不仅开场说,后面还要说。有哪些人没有把打仗当成一件大事呢?“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将军一心求死,一点都不考虑死滴问题,那他一定会死滴,而且会让其他人跟着死。将军一心求生,那他的确会生,但会在俘虏营里生,而且让其他人也跟着进俘虏营。将军沉不住气,就容易被激怒,派几个会骂人的在阵前骂骂他就好啦。将军老是自命清高,自诩廉洁,那么敌人只要想办法侮辱他的清名,就可以牵着他的鼻子转。将军有妇人之仁,走路连个蚂蚁都怕踩到,敌人就可以通过欺负老百姓来让他不停滴奔忙,最后谁也保护不了。所以在决策之前,一定要知道,哪些才是最最重要滴,在战争中,鱼和熊掌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个生死题,“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一个错误滴决策,就可以国破家亡,而且没有复盘滴机会,所以,决策有风险,用兵要谨慎。
再找一句,“兵者,诡道也”。在认识清自己和对方的情况,天气怎么样,季节怎么样,地形怎么样,道路怎么样,粮草怎么样,武器怎么样,将领怎么样,士兵怎么样,训练怎么样,赏罚怎么样,以及双方滴优势,劣势,决定因素,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等等等等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想神马办法?美人计还是苦肉计?都不是,用兵如果象三十六计那样简单,那古来的名将没有一万个也有八千个。如果三十六招就能当名将,那背三十六个定式就可以做围棋九段了。神马是“兵者,诡道也”?说白了,就是欺骗,了解对方滴意图,同时又不让对方了解自己滴意图,甚至误解自己滴意图。那该怎么做呢?“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神马孙膑减灶胜庞涓,虞诩增灶破羌兵。因为魏国人一直瞧不起齐国人,觉得齐国人有钱但是怕死,齐国人把自己滴命看得太重,而孙膑今天十万灶,明天五万灶,后天三万灶,庞涓就看得眉开眼笑,我说齐国人怕死吧,进魏国没几天,人都跑掉一大半啦,这仗我是赢定啦,哎呀不对,照这样跑下去,再过几天,人就跑光了,我就只能到齐国找孙膑啦,不行,我得先挑几千精兵,一举击溃他们。而虞诩为了防止羌兵追击,用增灶来表明有更多滴军队加入,羌兵越看越惊越看腿越软,结果失去了最好滴作战时机。
作战篇,“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做好成功的准备之前,要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在计算得到的时候,也要计算失去,在计算回报率的时候,也要计算风险。打仗很容易吗,一点也不容易,决不是象一些意淫者想的那样,抽出十万人训练三个月,然后就是十万精兵。要多少马,要多少运粮的牛车,要多少支箭,要多少攻城的器具,飞楼,云梯,板屋,木幔,撞车,仗要打多久,又要多少粮草,又要多少人来运粮草,运粮草的人和牛又要吃多少粮草,又要多少军队来保护运粮的人,以及保护粮道,如果要购买粮草,那么随着战争的持续,粮草的价格会涨到什么程度,等等。
再找一句,“故兵贵胜,不贵久”。并不是孙武完全反对持久战,孙武伐楚,也不是一战成擒,只是说,用兵最重要的是胜利,只有在速胜不可能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持久。因为战争的开销,损耗,以及可能会发生滴夜长梦多,不是谁都能承担的,“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比如粮草,在靠近战区的地方,会涨上二十倍,为神马,人家冒着生命滴危险来做生意,多赚点有神马问题吗?有得买就不错啦。所以一来要因粮于敌,直接从敌人那里抢,二来如果能通过闪电战取胜的话,就不要考虑持久战。
这些都是战争的准备工作,那么战争到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