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到国家:汉人的前世今生(二)
(2010-11-13 23:17:46)
标签:
西方人汉人文化意义蛮族血统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那个时候是没有“汉人”这个称呼的,那时有一个称呼,叫做“诸夏”。
“夏”不是夏族的意思,就象“汉人”不是汉族一样,古代的“诸夏”或“汉人”是用不着一张履历表,上面标着民族一栏的。假如你来自大草原,但你精通汉文化,也能以汉人自居,那你就是汉人,假如你来自内地,但你崇拜胡人的风俗,有着他们的价值观,那你就是一个胡人。民族观念,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主权观念,都是西学东渐的的产物。
“夏”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东西,就象我们说的“西方人”,并不仅仅指他来自西方,而是指他是遵从西方价值观,受西方文明所熏陶培养。其实和“西方人”更能对应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国”既是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文化上的概念,既是地理上的中心,也是文化上的中心,就象“西方人”既是地理上的西方,也是文化上最发达的所在。
所以“诸夏”并不是“很多个夏族”。如果以“诸夏”为上联,求下联的话,比较准确的应该是“列强”。是的,当时的“诸夏”就意味着现在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当然,发达国家,也不一定是强国,但是社会文明,经济发达,显然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尽管有大国强国如楚,也是到了很久之后,才被吸纳为“诸夏”的成员,因为楚一开始——至少在“诸夏”看来——不够文明。
欧洲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洲,它和亚洲本在一块大陆,在板块学上来说,要在亚欧大陆上划出一个洲,也应该是印度,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欧洲。但是欧洲成了七大洲之一,那是因为其文化自成一体,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足以自傲于世界。如果中国能一直领先于世界,中国文化传播日广,那也许今日之世界,也有一个新的洲,叫做神洲或夏洲,而“诸夏”也许就真的成了“列强”。
欧洲人论其血统,多半是蛮族后代,比如日耳曼人。虽然日耳曼人在大迁移之前就以农业为主,但西方人谈及历史,仍称为蛮族灭了罗马。因为的确,他们的文明程度大大低于罗马。而西方人,尽管他们多半系蛮族后代,其谈历史时,仍“言必称希腊”,仿佛他们是希腊罗马的子孙似的,常为罗马灭亡叹息不止。常有学者称,某某在罗马时就已发明。又常有学者假设,罗马如果不亡,会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如此,无他,文化上的认同甚于血统上的认同。越是文明的种族,越看重文化上的认同,而越是野蛮的民族,越看重血统上的认同。一个历数千年演进的民族,若不能以文化自傲,而仅以血统骄人,那是很可悲哀的一件事。
“夏”不是夏族的意思,就象“汉人”不是汉族一样,古代的“诸夏”或“汉人”是用不着一张履历表,上面标着民族一栏的。假如你来自大草原,但你精通汉文化,也能以汉人自居,那你就是汉人,假如你来自内地,但你崇拜胡人的风俗,有着他们的价值观,那你就是一个胡人。民族观念,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主权观念,都是西学东渐的的产物。
“夏”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东西,就象我们说的“西方人”,并不仅仅指他来自西方,而是指他是遵从西方价值观,受西方文明所熏陶培养。其实和“西方人”更能对应的,是“中国”,古代的“中国”既是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文化上的概念,既是地理上的中心,也是文化上的中心,就象“西方人”既是地理上的西方,也是文化上最发达的所在。
所以“诸夏”并不是“很多个夏族”。如果以“诸夏”为上联,求下联的话,比较准确的应该是“列强”。是的,当时的“诸夏”就意味着现在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当然,发达国家,也不一定是强国,但是社会文明,经济发达,显然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尽管有大国强国如楚,也是到了很久之后,才被吸纳为“诸夏”的成员,因为楚一开始——至少在“诸夏”看来——不够文明。
欧洲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洲,它和亚洲本在一块大陆,在板块学上来说,要在亚欧大陆上划出一个洲,也应该是印度,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欧洲。但是欧洲成了七大洲之一,那是因为其文化自成一体,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足以自傲于世界。如果中国能一直领先于世界,中国文化传播日广,那也许今日之世界,也有一个新的洲,叫做神洲或夏洲,而“诸夏”也许就真的成了“列强”。
欧洲人论其血统,多半是蛮族后代,比如日耳曼人。虽然日耳曼人在大迁移之前就以农业为主,但西方人谈及历史,仍称为蛮族灭了罗马。因为的确,他们的文明程度大大低于罗马。而西方人,尽管他们多半系蛮族后代,其谈历史时,仍“言必称希腊”,仿佛他们是希腊罗马的子孙似的,常为罗马灭亡叹息不止。常有学者称,某某在罗马时就已发明。又常有学者假设,罗马如果不亡,会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如此,无他,文化上的认同甚于血统上的认同。越是文明的种族,越看重文化上的认同,而越是野蛮的民族,越看重血统上的认同。一个历数千年演进的民族,若不能以文化自傲,而仅以血统骄人,那是很可悲哀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