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礼仪你知道吗?

标签:
杂谈 |
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大家一般会去寺庙道观里面拜神,祈求神明降福。可是拜佛的礼仪你知道吗?
http://s16/small/6d929491g9bcf6b8ef1cf&690
大家到庙中,除了庙中主神外,会看到许多香炉,例如福德、天地、门神或其他神祗。通常寺庙中已经摆好了供品供奉了,如果你自己要带供品去供奉,先把供品摆好,才可以供香。俗云:“入庙拜神、入屋叫人”,这是一种尊重及礼貌,入庙拜神要供香,但并不代表神祗会吸这些香,这是一种与神灵打招呼的方式。
http://s8/small/6d929491g9bcf6ad274e7&690
若果在繁忙日子,香炉的香太多,可选择另一个方法供香。便是将供品放在地上〔若果拜桌有空位便要放上拜桌〕,因地方挤迫才迫不得已这样做,神灵是不会见怪的;然后在前面方放一个生果,在生果上方插香,然后鞠躬,跟著可以向神灵祈求家人平安、财运亨通、子女读书聪明伶俐、得姻缘等等。
供香一般来说,主坛供三支大香、三支细香或五支细香,跟著便是主坛以外的所有的神灵;一个香炉三支香,供满全庙神灵方为完满,这是入庙拜神的一个规矩。
先拜那个方位 再拜那个方位 拜几下这个没什么严格规定,因为五方皆有佛位,只要是真正虔诚,那就是拜一下又何妨呢?若是心中有鬼,就是拜遍三界神佛又有何用?佛教老话说的好: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上香拜神,是不能怕麻烦的,在这里我提供简单拜佛礼仪:
拜佛前要净身,进寺庙不许叫口香糖,不许高声呼喊,按右侧走,不可从中门进。不可用中间的蒲团。从礼佛时心要诚,拜佛时右膝先着地,然后左膝着地。两手合十在胸口中央。然后向佛像弯腰两手扣在下面,然后再翻上来,像乞求一样,表示向佛求愿望实现。磕头有“神三鬼四”的说法,即拜神磕三个头,拜鬼要磕四个头。叩首三次之后,左膝先起来,右臂撑身体,起来。在佛像周围旋绕,口中或心中念[南无阿弥陀佛]旋绕之后再从自己右方门出来。
许愿求签,都一定要具备供品,这亦是一种礼貌,你们去探朋友时,也不会空手而去,必买些生果或糖果饼乾之类,人与人都讲究礼貌,更莫论乎神灵,供品大小由心,你可以托一只金猪或三牲酒礼,亦可以带五个生果、一碟斋菜作供品。记住有许愿一定要还愿,许愿要慎重,不要随便许。供养不分先后,没有顺序,寺院一般有顺序是因为人多,为了显示一合相而定的,所以你一个人的时候觉得怎么适合就怎么供,虔诚心就行
有些人主要想求签,供祭后便可向庙祝借一签筒〔通常善男信女都会捐些香油钱,或入庙前看一些摊档可有签筒卖,有则可以购备自用〕。
许愿、还愿和发愿
任何去过寺庙的人对许愿、还愿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这已经成为宗教活动的标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如果事后‘灵验’,便虔诚的按照之前许愿时的‘约定’还愿。
这个过程和经济社会里签订合同没什么区别,基本原理都是按合同约定办事,然后得报酬(当然,有时也会先预付些香火钱)。说白了也就是个相互利用的关系。这样的许愿和还愿无论看似多么的虔诚,无疑是对佛教的亵渎,对佛菩萨的亵渎。所求‘灵验’者,无非也只是因缘巧合,实在与佛菩萨加持无关。
其实,佛教经典里你是找不到许愿、还愿这两个词的,但是会经常见到发愿这个词。
发愿和许愿有什么区别呢?
发愿简单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过我的某些行为达到某种结果,请求佛或菩萨们护助,协助我圆满这个愿望。前题是这个行为和所希望的结果是符合道理的。
发愿和许愿的区别在于,发愿以行为为因;许愿以结果为因。举个事例来比喻就比较清楚了。
比如求财。许愿的人会说:求您神力给我带来财富,事成之后我会如何如何修庙、造像等等来报答您。发愿的人会说:由于我往昔的贪婪、吝啬、偷盗等等非法的原因,造成现在财富不圆满的现状,我发愿忏悔往昔的种种过错,发愿广行布施,远离贪吝,终不舍弃这个愿望。如果我的愿望是真实不虚的,那么请您帮助、加持我使得财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