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层干部转变管理模式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企业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多行业的非标机械装备和高端钢制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遇到一些经营的困难。开了两次会议,每次都至少四个小时,最后定下了组织机构。在定位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班子的互补性。不做块式管理。块式管理就是成立一个公司,什么机构都设置完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机构人员膨胀的厉害,每个人的活还不饱满。如果在那个条件下再进行精细化管理,怎么管都是一样,事倍功半。从公司的角度进行一次彻底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我们应该更早的开始做这件事。我们被地方政府分割了,都要产值和税收,导致我们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成本加大,与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这是六个领导在一起态度完全一致的,都站在公司全面发展的角度,这是公司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结晶,大家不用质疑。分工也是根据公司领导们个人所长进行的,班子是要互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分管范围。生产整个统筹起来,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加工能力,让所有地方都有像总部这样的加工能力,在产品质量上,工期上都能达到统一认识,做出产品最终都是一样的,也有助于分工,车间分工明确,最多是两个车间干一种活,对精细化管理要起很大作用。战略问题,完成百分百就是百分百,战术问题,完成百分一百二十可能仅仅相当于战略上的百分二十。
管理是在职责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谈,责任分明是管理的基础。把这两次会上提的东西转达给各位,就是希望进一步统一思想。
1、公司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怎么解决它。问题的定义,就是现状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如果现状和理想状态没有差距,就是没有问题,就是没有未来。未来的理想状态是在始终变化的,现实的状态是现实存在的,为了达到理想状态就要不断进取,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把人的因素抛开,归根结底的管理就是管问题,要不断的发现我们的问题,也就是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各个部门都要思考哪里存在问题,然后去解决这个问题,再持续地改进。问题发现以后,解决以后,要善于总结出来,交流一下,才能提高,然后持续地巩固这些成果。问题不可怕,关键是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它。
2、经营管理者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你销售的是什么,二是,你控制的是什么。技术部销售的就是提供图纸,提供完美的服务给生产,销售值多少钱,就是量化问题。成本就是你投入人工有多少。销售减去投入就是利润。每个人都要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问题。增加利润也就两件事,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要考虑量化,经营的量化,可以考虑外销,销售做了怎么去考核,这是成本管理部门要考虑的问题,制定一个政策让他们按照政策去做。要理清思路,怎么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了,用得成本又少,这就是各位管理者为公司创造的效益。
3、胸怀的问题。往前走,人员先不要裁,自动离职的,经过批准可以离职。富余的人,公司采取措施,经过培训再上岗,或者充实到经营去跑业务。具体怎么做,交给我们领导来解决。作为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要照顾好优秀员工和他们家人的生活。不能不干活还挣钱,要让员工自己想尽办法快乐的挣钱。这就是如何分配的问题,企业的核心是根据绩效进行分配,怎么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让员工主动去赚钱和提升自己。要达到这种状态,相应制度要配合好。成本管理部除了外协管理职能外,绩效管理是最重要的。先从生产开始,活来了,一吨多少工时,也就是多少钱,分给核算的头头,如何具体再如何分工时,他们最清楚,这就是承担者的对外销售,减去承担者所辖的人工成本,就是这个独立核算组的结余(利润)。结余的百分之四十或者百分之三十,属于承包者的奖金。剩余的分给组员。必须公平公正地分配,我们管原则,哪怕承担者把所有的都分给下面了,能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说明你领导有方。振汉三个大车间也一律采取这个措施。将来有个位置问题,谁愿意到哪个岗位,要尽快提。谁是这个车间的核算主体,谁是那个车间的核算主体,允许突破,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主任的工资比部长还高,当大头的,要有这个胸怀。关于产品分配的问题,哪个车间做好,就让在哪个车间优先做,要保证公司对外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期,这是最根本的。
真正有水平的人不是自己全能,而是让有水平的人为你工作,你能与多少人协同,就有多少人跟你协同,能帮助多少人赚钱,就有多少人帮你赚钱,你能信任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信任你。领导不能死抠,死抠就等于抠死,但不等于说随便把公司的钱拿去涨工资,而是要求要互相对应,不对应,给再少的钱都是多。切记老板为了省钱不把员工当回事,员工为了省钱不拿工作当回事。在这次调整中,要注意这些,要让员工都为自己干活,为自己节约。要让员工拼命的赚钱而不是死看着员工拼命工作。从领导角度上来讲,搭建了一个平台,各部门领导要根据自己部门的特点搞不同的分配方式,大原则是降低成本,个人还不少拿钱。这不是一个矛盾体,是统一体。转变模式过程中,可能会有人要调整位置,大家要提前对号入座,如果自己不愿意做什么可以提早跟我谈。
公司采买产品能力要提升,工程采买、机加工采买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要加强,我们有多少采购资源可以调动,有多少企业愿意跟重机协同一起成长,重机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各部门领导的调整步骤,内部组织架构要尽快,每个人都要多向下看一级,主管领导不仅看到部长级,还要再往下看一级。为了公司全盘考虑,主管领导要有主导意见。调整都是为了工作需要,不管调到谁身上,希望大家要有思想准备、都要理解,并提前做好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