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挖起杆
打一场球,最重要的是短杆,相信大家也会明白,短杆里面包括一支推杆和2至3支特殊杆,对每个中高差点的球友来说,不需要想太多,只需要一支P杆和一支56度沙坑杆就已经足够了,等到再进一步时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度数去配合每一个人的动作和感觉,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每个球友对特殊杆的配制均会出现很大的错误,就是偏重和偏硬。想给大家知道,球包里的每一支杆最重要的便是杆身,例如很多球友在用一支R硬度的纤维杆身的铁杆,跟着他又用一支杆身很重很硬(如S300)的特殊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打球的节奏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有经验的技师给你一个专业的意见,显著地帮助你提高成绩。自从Gene
Sarazen于70年前发明第一根沙坑挖杆以来,杆底结构(杆面倾角和反弹角)和制造的材料均已发生巨大变化。
近10年,挖起杆已经深受球手们欢迎,特别是日本制造的,他们从材料、设计和精湛的手工都比欧美的挖起杆技胜一筹。
现在,许多P杆的杆面倾角为46°(有些型号的倾角更小),9号铁杆杆面倾角为41-42°;而传统的P杆杆面倾角为48-50°,而9号铁杆的杆面倾角为45-46°,而现代P杆的杆面倾角为46°(因为球具商想你认为用他的球具打得更远),但大多数挖起杆的则为56°。
如果要搭配出一套不错挖起杆,应该决定应该增加中继挖起杆(52度54度58度)还是高抛挖起杆(60度64度)。
搭配如52度56度60度就是说挖起杆的倾角悬殊应该为 4°-5°,那么击球感觉会好。 要是没有中继挖起杆,P杆和沙坑挖起杆之间的杆面倾角悬殊应该在10°左右。
杆底设计
Sarazen 发明了沙坑挖起杆,也发明了一个新词“反弹角(bounce)”。杆头的后缘(trailing edge)比前缘(leading
edge)要高,使杆头更容易穿过草皮。在细沙中击球时最好选用反弹角更大的挖起杆则效果更理想。
如果挖起杆反弹角过大,不利于在球道和坚硬的场地上击球。对于高抛挖起杆来说,反弹角越小(感觉是越贴着地面上)越好,甚至为零度时更容易取得理想的击球效果。一句话,应该由场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挖起杆。对普通球友来说挖起杆的选择越简单越好,最重要的是杆身的搭配,对于挖起杆的构造各球具商所制造的挖起杆各有优点,大家不必去深究。
杆面凹槽
凹槽基本形状有V形、U形和方形三种。USGA对凹槽的形状和大小均制定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找出究竟是那种形状的凹槽对击球效果更有利,人们做了很多实验,但都没有找到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
作者:黄达———频繁来往欧美日本,了解最新球具科技,师承日本高尔夫工房大师,现为轶达工房之球具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