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泰勒之死敲响警钟:中老年要防“疾病杀手”
本刊记者 张伟海 通讯员 高三德
美国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的逝世,令公众重新将焦点聚集到明星的健康之上。只要稍微关心一下娱乐新闻的读者,都会发现,近年来,许多明星频繁因为疾病而撒手人寰。其中,既有泰勒这类的影坛泰斗,也有如韩国女星张紫妍这类的新丁。而他们死亡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或因心脏衰竭,或因抑郁而自杀。除去头顶的光环,明星也与普通人无异。形形色色的“疾病杀手”时刻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如何防范?其中大有文章。
舞台上靓丽夺目、光彩照人的明星,背后其实也与平常人一样常被病痛折磨,也会受到疾病的死亡威胁。但是我们在细看明星的死因,并将之仔细比较之后,却发现有几种疾病,在明星身上是最常见的,而且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中老年人易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等。
推而广之,我们是否也可理解为与明星同处一个年龄层次,甚至生活经历比较类似的普通人,也应注意类似的疾病?
虽然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但是肯定有可取之处。在此,读者不妨与笔者一起探究明星的死亡的秘密,聊当饭后谈资。
中老年人首防心血管疾病
因出演影片《玉女神驹》而清丽亮相,进而靠《埃及艳后》而享誉全世界的美国影坛常青树,有着“世界第一美人”之称,曾经是许多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的伊丽莎白·泰勒,日前因为心力衰竭逝世。
除了留下无数倩影以及可能引发家族争产纠纷的6亿美元遗产之外,伊丽莎白·泰勒还留下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又颇感凄凉的话题———晚年的伊丽莎白·泰勒被心力衰竭折磨得筋疲力尽,进而发出了“活够了”而拒绝再动手术延缓生命的声音。
心力衰竭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造成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又称心功能不全。说直接点,就是心脏已经累瘫了。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患了心脏病,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衰,当然没有心脏病或晚些得病更好”。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李瑜辉主任医师就一针见血的指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是常见的心力衰竭的原因。”
相比人的工作,我们的心脏可以说是绝对勤劳的员工,因为它不论人是清醒,还是睡觉,每秒都在不停地输送血液,保障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心脏,就像一个水泵,血管好比管道。心脏输送的新鲜血液经血管流遍全身,滋养着人体各个器官。水压高、水多、水泵不够力都会影响水泵功能。同样,血压高,身体水肿,心肌收缩力弱都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李主任形象地打了个比喻,如果心脏不跳动半分钟,大脑就会缺血,人立刻就会全身抽筋、不省人事。心脏病真是这么可怕吗?
“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和先天性心脏病是有心脏杂音,可以通过听诊发现,心肌病、先心病、瓣膜病可以通过心电图、胸部X线、心脏B超这些普通检查发现。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患者最重要的表现。“此时,患者感觉呼吸费力,会不由自主地大力呼吸及加快呼吸中,特别是需要用力时,如上楼、快速步行、抬重物时,严重的病人稍微运动或安静时都会呼吸困难。”多数心脏病可以及时发现,所以心力衰竭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高血压和冠心病,这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病人常有头晕、头痛,测血压会发现血压增高。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腔增大,发展成高血压心脏病。”李主任说:“高血压同时通过影响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当动脉硬化性发生在心脏的滋养血管冠状动脉,就易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其他的动脉硬化性疾病有脑卒中、肾脏病。”
李主任介绍,要预防好心血管疾病或动脉硬化性疾病,首先得知道有哪些情况可以避免,我们称它们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三高”或“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龄)、加吸烟等,当然还和遗传有关。“究其发病原因,除了遗传和年龄不可改变的原因之外,其余“三高”是可以控制的。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三高’关系密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祸根。”李主任特别提醒老年人:“很多饮食习惯,是常年积累下来的。当有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三高”等)或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的苗头,人们就应及时改变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在采访中,李主任数次提及抽烟的危害。他提倡不抽烟,尤其是年轻人。有心血管疾病或有危险因素的人更应该戒烟,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事件(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猝死)。
心血管疾病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这与他们的饮食过咸和喜爱肉食,精制食品(高热量易发胖)有关。
“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李主任点明,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
5、限盐。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力衰竭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如玉米、山楂、海带、龙眼、莲子等食物,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就有很好的帮助,大家可以适量多吃。”李主任在回答记者的质疑吃什么比较好时,列明了这些食物。“定期体检,也是关键。45岁以上中老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现在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所以30岁以上的人,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那些工作压力过大的,不要过于忽视身体的健康。”
“得了心血管疾病,千万不要慌张。现在的治疗已经很成熟了,只要早发现,按照现有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将疾病控制住。”李主任说。
“而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他们害怕药物副作用,不按医嘱服药。”一项有关亚洲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亚洲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不能按时定量服药而未实现疗效。
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杀手,2004年全球有17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到2030年之前,死亡人数预计超过两千三百万。“所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刻不容缓了。”
肝癌也是明星的常见病
“死亡门”代表明星:傅彪、罗文、赵丽蓉等等
关联明星:依然在不断增加中
因患癌症而去世的明星,近年来越来越多,如在圈内有着“好人”之称的傅彪、香港乐坛的大哥之一的罗文以及永远让人不能忘记的曾在上世纪80版《红楼梦》中扮演和蔼的刘姥姥的赵丽蓉,至于香港明星“肥肥”、梅艳芳等也让人不能忘记。
其实,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癌症这种疾病,之前还只是富贵阶层的专利,如今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身边的亲友因为癌症而去世的人,并不在少数。西医认为,癌症的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
而广州市中医院的陈庆强主任医师则指出,在中医角度来看,癌症的发生与“毒”、“痰”、“淤”、“湿”、“虚”五大因素是较为主要。“从临床角度来说,中医对癌症发病机制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比如,中医的毒泛指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痰指有形和无形的痰,例如慢性咳嗽;淤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的局部组织器官血液运行功能障碍;湿则是某些器官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临床表现,如:肝胆胃肠的慢性疾病;虚,泛指人体器官功能不足,包括现在医学许多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饮食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可有效预防肝癌呢?
“其实,这跟现代健康饮食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不偏食,不过多吃高脂肪蛋白的食物,不酗酒,不吃霉变食物等,这些都能有效预防肝癌。”陈主任说。随着生活水平的特高,有些人过分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刻意去吃一些所谓的有益的事物,不了解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盲从宣传,滥用保健品,这些都对健康无益。陈主任给大家提出一个忠告:“日常生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者常乐,常乐者健康。”
广告常说:“中西医结合,疗效好。”又有人说,中医注重日常保健,是润物细无声;而西医,则是攻克身体变异,注重快准狠。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就能有效预防肝癌。而对于患者来说,怎样的治疗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陈主任为我们一一解答。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介入疗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陈主任分析:“中医中药治疗,首先是保住病人的正气,使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精神和体力。”睡眠、饮食等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病人的自身对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换而言之,就是影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介入疗法主要用于肝癌,它的特点是利用局部器官达到高浓度药物,使得药物对局部肿瘤的作用得到较大提升。
陈主任介绍了一个他亲手治疗的病人鲁女士。鲁女士在乳腺癌术后化疗转移为肝癌,采用介入治疗法和中医中药相结合,成功将肿瘤控制住。近5年来,鲁女士的病情稳定,与正常人无异。
如今,中医治疗癌症的现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配合西药的放疗、化疗,以减轻放疗、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使病人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达到病人能够顺利进入放疗、化疗等西药治疗过程。另一种则是对于某些不适宜放疗、化疗的病人或者放疗、化疗已经结束疗程的病人,使用完全的中医方法,巩固西医的治疗成果,使病人获得较长或长期的带瘤生存的机会。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的研究和治疗方法都在不断地创新,特别是在治疗方法上,中西医界限的打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科学,可以给患者带来福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无论是在研究还是治疗方法上,都有着极大的挖掘空间。陈主任介绍:“中药汤剂与抗癌中药的针剂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经络治疗包括针灸及穴位贴敷、外敷治疗等等,对肿瘤的治疗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如何把各种方法结合得更好,目前还是一个空白。”中医治疗肿瘤在相同的阶段,理论上基本相同,但是医家认识用药有一定差别,药物的份量,煎药以及服用的方法,都应当借鉴现代医学的认识。
斯人已去,空留悲伤。每每提及那些逝去的容颜,我们都不禁感慨人的脆弱以及疾病的无情。但是,“道是无晴却有晴”,医学的进步给我们生活的天空带来一抹明媚的曙光。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哮喘、心力衰竭、癌症等恼人的疾病,不再只是遥远的梦想。
http://s4/middle/6d8482a8g779813f267f3&690
刊于2011年4月
第15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