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83694717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世界海上香料之路起点--科钦
(2020-04-15 15:12:43)
标签:
中国渔网-科钦名片
中国人首先在此建港
与中国渊源最深的城市
阿拉伯海的泻湖畔建立起来的
科钦
,最早是由中国人开发并在此建港,从科钦旧名
Cochin
即可窥见一二:
Co
,是“小”之意,
chin”
则意指中国,伊朗人也称中国为“秦--
chin”
)。郑和七下西洋,在南印度的科钦停留过六次,除了将香料带回中国,也将中国的捕鱼,种茶,青白瓷器,丝绸工艺等技术一一传入印度。
历史悠久的古老港口--科钦,是一座最不像印度的印度海岛,曾是印度的香料中心...。
落日余晖都有如此美丽,不难想见科钦的阿拉伯海边落日圣景,该有多么摄人魂魄...。
阿拉伯海边,矿泉水空瓶造型的大瓶似在提醒: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科钦堡附近的阿拉伯海岸,古老大树的风骨,强烈感应我心灵的生命之美!
清晨阿拉伯海靓月! 本是奔来海边观日出,哪知这端海边系日落之地,嗷嗷!连方向都没搞对...。
远在大航海时代,来自东方的香料,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欧洲,给殖民者带来了滚滚黄金。
晨曦中的悬臂式渔网--
中国渔网
”,尤其在夕照下的剪影,成了科钦经典的旅游观光名片...。岸边大树下有一石碑:"1341年,一场大洪水使得中国人从“科兰加诺”搬迁至科钦并在此建港,中国渔网是在1350--1450年间,由中国人引进......"
16世纪,葡萄牙人在此建造了一座堡垒,称为“科钦堡”,科钦堡码头正好位于阿拉伯海与喀拉拉回水泻湖淡水交汇处,因而鱼虾资源丰富...。
科钦堡海滩--中国渔网旁边,渔夫搭棚出售新鲜海鲜,游客可自行挑选,并请商家代为烹煮,就地食用。
临海的科钦--世界连接印度的第一扇门
在科钦堡码头附近餐厅午餐,右小碟是两条黑乎乎小鱼,只要点鱼,哪里都是如此炸得黑黢黢的小鱼,哦!明白了:素食主义的印 度教 徒,为尊 重生命,根本就不沾荤,有的连鸡蛋都不沾,怎么可能会做鱼捏?
科钦最早是葡 萄牙人殖民地,之后陆续被荷 兰人占领以及英 国人盘踞,而今老建筑比比皆是...。
做哈?科钦堡码头旁街头音乐会,印 度人听觉真皮实,震耳欲聋龙的歌唱音响令我望而却步...。
look,音乐棚的里外都有如此大音箱,喜欢歌舞的民族,大都快乐能力不低,幸福指数很高!
印度传统乐器的常见三组合:
塔布拉鼓,西塔琴,印度式手风琴
,但往往只有如上两样--印度手风琴与塔布拉鼓亦可伴奏。孟加 拉国,巴 基斯坦与印 度同宗同源,因而乐器也一样or 相似--皆是基本三组合。
整个“科钦堡”区域都被喀拉拉邦政府划为“历史遗产区”旨在保护特色文化与珍贵的历史性建筑物。
爱S...了酸奶,各种味道都有,3元人民币一杯。
科钦一个
Jina
--
耆 那 教
神
庙,
非教徒止步...。
科钦堡”区域的老屋古宅不少...。
又小上当,听信突突车司机--导游,以每小时计价的科钦精华观光景点之游,重要之处都被突突车司机忽悠,未带我去打卡...,路经这个印 度教古老神庙,非教徒禁足,隔着护栏咔嚓...。
早在公元前
3000
年就被用在印度烹饪中的
胡椒
--香料之王,就是如此穿过南亚季风,漂洋过印度洋、大西洋,将印度味道送到世界各地...。
历史上中 印两 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贸易物品非常之多,在科钦及其周边区域,可明显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影响,诸如:建筑,寺庙,房屋装饰,烹调,茶饮,艺术,园林,语言,船只,车轮以及农具等方面,一些当地仍在使用的农具都有中国渊源,印 度南部的
科钦
,是一个与中国关系最早且最密切的印度海港城市......。
谢谢来访!
康泰吉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中世纪的“黑色黄金-胡椒”原产地【南印度】
后一篇:
“上帝的后花园--椰子之乡”喀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