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霍梅尼清真大寺(内有其陵墓)
在伊朗,土耳其以及阿曼,以色列,迪拜和卡塔尔等中东or穆斯林国家,鲜见乞丐。(小动物只是在以色列首都,偶见一老妇在十字路街口红灯时讨钱,路过的车辆几乎全都摇下玻璃窗施舍钱物......)。
伊朗人认为:一个家庭中,如果有家庭成员生活发生了困难,大家理所应当地给予帮助,不至于出现乞丐。何况不少清真寺和宗教团体也会接济贫穷者。(伊斯兰教的完纳天课与瓦克夫制度,本就是为助贫扶弱)。
一个独行过中东的川妹子背包客旅行伊朗后,深深感念伊朗人的乐善好施,似亲情般的友善简直暖心得很.....,那样的高温度社会友情,足以対衬伊朗人的代名词or同义词--Friendly。(当然,每个游客的经历与感受有所不同哈......)。
伊朗中老年妇女以及年轻女子的保守穿着多为卡都尔--无袖黑披风,亦有“阿巴雅”--女子黑长袍。若系身着便装,则女性上衣长度须盖住PP,(外国女游客也不例外),而且在伊朗境内的所有女性必须戴头巾。
伊斯兰教先哲说:“恶魔藏于男人的的三个部位:心,眼和生殖器;恶魔藏于女人的的三个部位:心,眼和臀部”。
在《古兰经》中,安拉命令男女同时都要降低视线,遮蔽下身,以免各自都受到对方的诱惑和吸引,当男人带着邪念窥视一个妇女时,他会心动;同样,当女子带着邪念窥视一个男人时,她也会心动“。难怪,穆斯林国家尤其中东地区,男男女女都是身着长袍长衫...。
德黑兰高速路旁一休息站,内有不少商铺。伊朗人的普通生活家用,都得到了国家不菲的铺贴。
休息站中商场,胖胖瘦瘦都好靓,很友善!伊朗就业不易,大学就读的男生一旦找到工作,大多立刻缀学。
伊朗人口女多男少,(两伊战争牺牲不少男子)。伊朗的大学皆“阴盛阳衰”,女大学生占70%。
伊朗从小学开始男女生分校,大学才是男女生混读。(女孩子9岁就需戴头巾。
德黑兰观光塔地层长廊上的装饰。
观光塔电梯处。伊朗人很友好,一见中国旅游团,让我们免了排队直接先入电梯上高层。
大德黑兰地区在过去10年中人口急速膨胀,增加将近两倍,而且越来越多伊朗人正不断涌向德黑兰,寻找工作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随人口增加,德黑兰受到不少“城市病”折磨,包括污染严重,交通拥堵以及高犯罪率等。
但额还是喜欢德黑兰的那种大气,毕竟波斯帝国的底气犹在,如同中国北京,总显一种皇气。
观光塔上的保安很神经?or啥子怪规矩?肿么好的阳光时,不放行游客们去玻璃幕墙外的环状瞭望台观景,硬是待太阳几近落山了才打开那道通往玻璃观光台之门。(大概是欲游客多多停留在这些工艺品摊位?
伊朗议会正在考虑把首都从德黑兰迁至其他城市,因为德黑兰人口多、交通堵塞且空气污染严重。
德黑兰市人口超过1300万,是世界上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严重时会停课停工放假2日。
德黑兰三面环山,冬季雪山辉映,但空气流通不佳,尤其石油提炼技术不精,燃油质量不太好...。
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矿产资源,若干世界第一的农产品等,也铸就了今日伊朗的不同凡响!
德黑兰的伊朗国家机关办公处所一带,绝对禁止游客参观或乘车路过。(唯恐拍照成为偷袭目标。
世界上第一个帝国--波斯帝国,过去时辉煌,现在时奋进,未来时光明,尽在美少女的阳光灿烂笑容中......。
春节快乐!
鸡年吉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