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由伊朗人编写的《伊朗旅游指南》中说:“水在伊朗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起关键作用,伊朗人在世界上首创了伽纳特--qanat(坎儿井)地下灌溉以及以‘波斯水轮’著称的灌溉系统。”由此可见,伊朗人认为是古波斯人发明了坎儿井。(亦有说是中国汉代发明的坎儿井),but,额更相信是波斯人发明了坎儿井...。
坎儿井,在阿富汗、中亚等地被称为karez,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在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qanat),其发音都有相近之处。
伊朗西南部田园风光。高原与山地构成的伊朗,年降雨量很少,因此,坎儿井是伊朗农业的命脉 。
如今我国东疆吐鲁番的坎儿井只有五百余条了,(多系清代以来陆续修建),而伊朗的坎儿井有数千条,世界之冠!所以,伊朗已对千年历史的坎儿井进行了申遗。
来到一个路边一休息站午餐,在遮天蔽日的大树下餐饮,哦呀呀!爽得很!
水池中餐厅取食后来此用餐,but,戴头巾吃饭极不安逸,手抓饭无所谓,筷子扒饭时下巴的头巾很碍事。
伊朗大米特味香(颗粒细长),口感“巴适”!
竟有同行团友离开伊朗前,专门赶去超市买了伊朗大米带回中国...。
伊朗由于地处高原,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供水不足,每年需要进口约30%的食品。
伊朗农业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30%,伊朗已实现水果,
蔬菜和畜牧产品等的自给自足,但仍然是食品进口国。

伊朗古都伊斯法罕名胜之一”四十柱宫”大门,内里有美丽大花园,系阿巴斯大帝修建,庭院中央是一座华丽的宫殿,为其后的阿巴斯二世于1647年建造,专为接见和宴请外宾之用。
进入伊朗卡尚Kashan),这是伊朗中部的一座干旱沙漠地域中的绿洲城市。(在路边一酒店午餐
卡尚是伊朗盛产彩釉的地方,属于伊斯法罕省的主要城市之一。卡尚亦是一个大绿洲,除了盛产
丝织品,彩釉,还有出名的加姆萨勒玫瑰园生产的香水。
右端一白衣老者参团伊朗旅游,是专为买藏红花,伊朗藏红花质量产量世界之最,在伊朗,正品藏红花基本全国零售价格统一,(包装亦同),这与印度相似,食物与饮料or零售品全国东西南北差价无几,即便在火车站小店也不会抬价很高,由此可杜绝“投机倒把”现象吧!“我执”地认为:有宗教信仰的国民就是不同!
酒店大堂有卖香水的伊朗妹,卡尚产的玫瑰香水质好价格不贵,不过内心提醒自己:勿贪便宜....
伊朗西部库尔德斯坦游牧民族为主,从事农耕与畜牧
酸奶加有薄荷,伊朗的奶制品口感与质量莫得话说......
又见熟悉的西域风情,亲切呵!永远都是很小动物的形容:新疆得很!
Go!
驶向荒野,融入苍凉,蜿蜒公路--延绵远方的线条,最是亢奋额神经!
无数建于19世纪以至更早的传统屋宇曾经遍及卡尚城内,可惜1778年的地震毁坏了城里大局部的建造,庆幸当中多间装潢得优美富丽的大宅,现已重修并对外开放,成为游客到访卡尚的其中一个主要起因之一。
(流水账游记)
谢谢捧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