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曰:旅游无非两种意义:
和喜欢的人去到喜欢的地方;
去喜欢的地方遇见喜欢的人;
博友zdyjjl--华夏的波西米亚族当属前者,zdyjjl伉俪总是在所到之处的风光名胜地,尽享love的浪漫,温馨,演绎着缱绻,缠绵--很zdyjjl的爱情showing,定格了无数精彩的美好回忆......,额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额属于后者,去喜欢的地方之一--伊朗,相遇喜欢的伊朗人以及由TA们构成的很伊朗的人文风景......。
伊斯法罕地标之一--33孔桥。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曾多次成为王朝首都,亦是最具有阿拉伯风情的城市。因城市有扎因达鲁河流过,其上有诸多的靓桥横跨,而且每座桥都很精致,皆系出自波斯的精湛设计师之手。伊斯法罕之美,印证了那句话:世界之半。真可谓风情万种......。
长长的桥洞下,景深美,凉悠悠,日间,这里是老人们纳凉好地方,亦是孩子们玩耍好去处。
马蹄拱,伊斯兰建筑特色之一,闲坐,小歇好地方,当晚额观夜景走累了也来此躺下,小小休息...。
8月份的蓝天靓,但扎因达鲁河的河水已干,如果是5月份,储满的河水倒映33孔桥,煞是美丽!
but,五月份的河水与大桥固然漂亮,但天气未必如此晴空万里,8月份的扎因达鲁河,河床一片干涸。
朝阳升起,气温渐高,一大家子清晨坐在河边享受了早餐后,正收拾什物,准备转移......。
这片生命之美,中东地区的视觉佳肴!伊斯法罕拥有11世纪~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而且它作为“丝绸之路”的南路要站,更是东西方商贸的集中地。
33孔桥旁遇见一群伊朗妇女和小孩,笑容好美!

伊朗地导正在深情歌唱家乡--伊朗的阿塞拜疆省。
伊玛目广场邂逅德黑兰某大学的美女学生。

在伊朗,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2.5%......

伊朗全国除了有比较发达的国民教育体系外,伊朗还有自成一体的宗教教育体系。
作为全球什叶派穆斯林大本营的伊朗,其什叶派的传统宗教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哲学教育。
伊朗独特的的宗教教育,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伊朗的教育,学校的学制分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服兵役两年,大学4年。
Iran的大学分为政府办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办的开放大学,但都采用学分制,不受年龄限制,比较重视技能培养。不少大学校园中亦有清真寺。
除了开设基础课,也开设伊斯兰教宗教课程。不少学校早晨上学和晚上放学时要举行宗教祈祷仪式。
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商客都汇集于伊斯法罕,各种商品也琳琅满目,伊斯法罕一时富甲天下,民间一直都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美誉,足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曾经是何等繁华兴旺,影响有多深远。
伊朗的大学教育比较开放,大学生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非常灵活,且年龄不受限制。
但是,意识形态上的遴选和为老兵(参战)及其后代预留招生名额,意味伊朗的大学难考,且即使大学毕业,也未必能找个心仪的好工作。伊朗的大学女生明显很多,因在读的男生一旦找到工作立刻缀学去就业了。
(去库存龊拍)
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