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蜻蜓点水“科索沃...

(2016-08-17 17:00:06)
标签:

科索沃一宿

酒店周遭随拍

阿尔巴尼亚情结

分类: 巴尔干半岛诸国
“蜻蜓点水“科索沃...

         阿尔巴尼亚美女---额翻拍在科索沃的酒店所购《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传统民俗》图册)。

           
        科索沃,源于塞尔维亚语中“黑鸟的土地”一词,据考证,生活在科索沃的最早居民,是公元前4-5世纪伊科里·特拉切游牧部落。大约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大批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到达巴尔干定居,并很快同化了当地人。
       后来,两大帝国奥斯曼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分而治之,期间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纷纷逃离家园,而阿尔巴尼亚人则趁机移居科索沃。奥斯曼帝国为便利其统治,给皈依了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施压--成为伊斯兰教徒。

         屡经战争以及世事沧桑后,南斯拉夫王国将土地分给有战功的塞尔维亚人,由此成为了20世纪科索沃民族纷争的起点......。


“蜻蜓点水“科索沃...

                     翡翠酒店,好靓的名字。酒店地处科索沃首都郊外,四周一片田园和乡村。


“蜻蜓点水“科索沃...

        一进酒店大堂,眼前晃来晃去不少“国家级”科索沃帅哥。一如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等国,酒店大堂里总不乏一流靓仔身影,相似国家安全局便衣?


“蜻蜓点水“科索沃...

             晚餐后的去处,可田间散步,亦可去酒店对面加油站的小超市瞅瞅。咔嚓!酒店前台。


“蜻蜓点水“科索沃...

                柔和的色彩,小有档次的感觉。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想必国家开始振兴旅游业了吧!


“蜻蜓点水“科索沃...

               科索沃系阿尔巴尼亚的兄弟,阿尔巴尼亚也是多民族国家,其民间艺术很有特色。


“蜻蜓点水“科索沃...


        客房桌上有本准精美的彩色图册,系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民俗风情美图,尽是漂亮民族服饰的帅哥美女,民俗文化啊!而且是阿尔巴尼亚族,大喜!爱不释手地翻阅起来,真想“顺手牵羊”,但想到poor的科索沃,善心让额拿着图册去酒店大堂问价,记得几十美金一本,OK,买下。权当是为科索沃人民贡献一点什么吧!


“蜻蜓点水“科索沃...   “蜻蜓点水“科索沃...         
                这本阿尔巴尼亚民族服饰图册,让额第一次见识些许阿尔巴尼亚族民俗,很东欧...... 。  
          

“蜻蜓点水“科索沃...

   酒店对面加油站有小超市,晚餐后溜达那里,买了张科索沃男声合唱光碟,莫得办法,阿尔巴尼亚情结啊!


“蜻蜓点水“科索沃...

       酒店前台旁边系餐厅。来到很阿尔巴尼亚的国家,一种莫名的亢奋让额副交感神经都不“踩刹车”...。


“蜻蜓点水“科索沃...

       每每海外旅游,小动物的进食战斗力大有提高,一是体能之需;二来不使劲吃对不起额的那笔旅费!


“蜻蜓点水“科索沃...


     餐厅墙上的挂画,来自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组画之一的转意?科索沃阿族与故乡阿尔巴尼亚的分离?



“蜻蜓点水“科索沃...

             仅在科索沃一宿,时间贼短,大清早起身,赶紧外出--迎接科索沃冉冉升起的朝阳!


“蜻蜓点水“科索沃...

            清晨迅速去酒店周遭溜达,科索沃的一花一木,一切一切,对额都新鲜,而且亲切得很!

“蜻蜓点水“科索沃...

                 咔嚓!这户人家生活水平看似不错,独栋小楼,2辆私家车,还有宽敞的庭院。


“蜻蜓点水“科索沃...

                              自家院子就有如此大片菜园,自给自足应该没问题。

“蜻蜓点水“科索沃...

                  又来到另一户人家,院子门前,多秀美的紫色花花,永远热爱鲜活美丽的生命!


“蜻蜓点水“科索沃...

                                 晨光中的住宅和院落,颇显静美,是一户中产阶层的家庭吧!

“蜻蜓点水“科索沃...

                                 这家亦有菜园。听说科索沃的蔬菜水果都能自给自足......。

   
“蜻蜓点水“科索沃...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由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组成的联盟,打败了日益衰弱的土耳其帝国,科索沃得以重归塞尔维亚。到1929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约有50万,占科索沃总人口的39%左右,TA们对塞尔维亚人仇恨入骨。

         当1941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瓜分,科索沃被墨索里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并吞时,又有近1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对此拍手相庆.....,。战后科索沃又回到当时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版图。


                                                                                      祝愿百端待举的科索沃,稳定,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