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特城堡的安保军人--赫拉特(阿富汗
对亚历山大(大帝)来说,战争不是其目标,而是实现他伟大计划的一种手段。他怀着高尚的梦想,要让亚洲与欧洲和好,解决始终存在的难题:东方问题。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比其摧毁的多:他建立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市、今日阿富汗西部的最大城市--赫拉特(Herat)以及坎大哈.......。
亚历山大是一个探险者,亦是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建立的大帝国,从亚得里亚海(Adriatique)一直伸展到了印度河。
车拍--亚历山大建立的赫拉特城堡外观。公元前334年春天,22岁的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五万大军入侵小亚细亚,征服波斯,直抵阿富汗与印度。
(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城堡。亚历山大总是站在版图的最前线,比他的士兵更像战士,比他的敌人更懂政治。十年岁月,万里征途,亚历山大虽然未能融合东方与西方,却已为希腊世界打开了通路。
赫拉特城堡
远征的首要目标,亦是亚历山大国王---哲学家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获得奢侈品和财富,而是要保证所有人的利益均等,和平相处。
亚历山大国王与历史上其他入侵者截然不同,他要使大地上的所有居民,都成为同一个国家的子民,并且启示他们形成一个唯一的民族,正是亚历山大让这样的构想得以具体化......。
古马其顿帝国对波斯帝国战争中,因亚历山大大帝陷落赫拉特城,因而修筑了这座赫拉特堡垒。
亚历山大似“强盗”一般跑遍亚洲,但并非是想掠夺战利品或使该地区成为不毛之地......。
赫拉特始建于6世纪。从7世纪后期开始,先后被阿拉伯、波斯、中亚和北印度的伊斯兰教诸王朝所占据。
帖木儿以中亚为中心建立帖木儿帝国时,赫拉特城成为了当时伊斯兰文化和学术中心之一。看那些似烟囱的高高柱子,就是曾经恢弘的清真大寺宣礼塔遗迹。当年的清真大寺不乏经学院。
从赫拉特城堡顶上举目眺望赫拉特四野,阿拉伯世界以及不少伊斯兰教国家的民居大都如此模样。
赫拉特历史上一直都是中亚,南亚和西亚各地区交通、贸易的枢纽,战略地位重要。

与伊朗妇女的长袍一样,叫“卡杜尔”
(赫拉特)
塔利班控制区的阿富汗妇女蓝袍--布尔卡

依然小有华夏大西北的感觉,分外亲切!小动物曾独自旅行锦绣中华时,把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一蜻蜓点水了一遍,尤其居住在甘肃临夏的回族,东乡族(吹麻滩--临夏)保安族(大河家--临夏),撒拉族(青海循化),其地理风貌or习俗,与此很有些相似......。
在阿富汗,壮美清真寺所见不多。莫非贫穷的阿富汗,不可能像中东国家那般,建造很多靓丽清真?

赫拉特位于阿富汗西北部,紧邻伊朗。是一座赫赫有名,具有悠久历史的都城。
赫拉特城堡旁的赫拉特博物馆。想必城堡中不少的古迹真品在那里面有所展示吧?
注意:墙上竖直的深咖啡色墙块,皆系碎碎羊毛粘合而成,那么多羊毛啊!当地的一种装饰风格吧!
极其美味的羊肉汤!中东和阿拉伯地区以及阿巴少不了像囊一样的饼,那麦香,恨不得连舌头都要吞下去!
赫拉特城堡下卖扫帚的老人家,好有型!看那厚厚头巾,马甲与长衫,多耐热啊!阿富汗全年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全国年平均降雨量仅240毫米左右。
有史以来,强盛而文明的民族,总是力图扩张自身领地而戕害弱小种族。殖民问题尽管各种各样,但可归纳为二:1)野蛮的方法--奴役被征服的民族,驱逐他们,消灭他们。土耳其人在他们征服的国家里,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北美洲人对印第安人等等,实行的就是这种办法。2)比较人道的作法,是与这些居民合作,一起开发他们的领土。
亚历山大毫无经验可以参照,一开始就采用的是上述之二的制度,经多次试验后,终得最明智,效果最持久的解决之道:保护国制度。想必这也是亚历山大过人之处吧!
(去库存--小动物早年纪实龊拍)。 周末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