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驰名于世的古埃及壮观神庙以及沧桑美的古迹中,在埃及荒漠漫漫的国土上,除了开罗靓丽的新区之外,无论埃及的城镇或是乡村,总有一种令人不爽的景观在“强暴”我视觉,哈?建筑半成品--永不封顶的民居,小动物小有不尊地称之为“烂尾楼”...,Egypt,对不起哈!
(上系网图--开罗晨景)
美丽尼罗河畔,也因”烂尾楼的点缀”使风光大大打折
太阳刚刚爬上山岗,
尼罗河水闪银光
家乡美丽的土地上
好多房屋不穿“衣裳”。(原词: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早年流传中国的一首《尼罗河畔的歌声》,想必那欢快的旋律,至今都令不少国人记忆犹新吧!我篡改了一句歌词,是因埃及那些不穿外衣的房屋--“烂尾房”。它们要么是未完成品但有人居住,有的是盖得个半不拉地就搁下数年甚至更久,如同荒弃在那里...。
数千年古文明遗迹遍布的埃及,却又是到处都见不封顶的房屋,其因之说:如果彻底盖好封了顶,就意味完工,则埃及政府有关部门就要收税,于是,有的国民建房盖屋就有意不封顶,或是一直“不穿外衣”状。(资金短缺之因或许也有...)。
09年去埃及是那样,而今猴年初再度埃及之行,还是那样,如此极煞风景的成片”烂尾楼“,不得不质疑埃及执政党的管理了,难道就木有更好的办法解决“烂尾楼”问题?安拉也棘手么???
这是中国人概念中没完工建筑--烂尾房吧!埃及的烂尾楼都系红砖状,几乎都不封顶,“不穿外衣”。
通常烂尾楼穿了外衣的部分大概有人居住,红砖部分以及其上,表示未完工,名正言顺地不该交税。
咦?
清真寺都有烂尾工程?莫非资金短缺吧!嗨!一半完工亦不影响入内与安拉对话,照旧可礼拜真主。
卢克索街景一隅,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盖完也可入内居住,只要保持未完成状即可“免税'自用。
有曰:土地私有制是印度落后之根源,只要印度继续实行土地私有制,它就永远是一个低水平的国家......。而埃及现今亦是土地私有制。曾经是土地包税制,后改行土地私有制,其目的在于期待发展近代工业,获得民族工业的发展。嗨!土地私有制or公有制,一言难尽的利弊之说,凡事凡物都有两面性or甚至是多面体......。
l
开罗机场通往市区公路沿途亦是见到“烂尾楼”,不损国家形象么?好在靓丽教堂可遮丑...。
尼罗河畔,又见晨光中的烂尾楼,简直糟蹋了阳光!
卢克索乡村一隅。莫非世界上最多烂尾楼的国家非埃及莫属吧?!

烂尾楼,烂尾楼,比比皆是,大煞风景!当然,有的乡村系大家族同居,有了钱或家里有新人结婚,再继续往上盖建,埃及人也是很注重家庭,穆斯林极其看重家庭生活以及家族的和谐。
啧啧啧,阿斯旺,靠山丘有肿么大一片烂尾楼!尽管当阳,却有了无生气之感......
埃及历史名城--卢克索,有埃及古迹名片之一--卢克索神庙,其周围亦是烂尾楼,唉,唯有叹息!本动物的五官除了味觉马虎,其他感官比较挑剔,所以,对埃及的”烂尾楼“实在印象深刻,爱恨交加之余,咔嚓!还是要收纳我镜头中,一种旅途记录......。
埃及从北到南,无论城市乡镇,一睁眼就免不了看到烂尾楼!look,阿斯旺乡村依然不乏烂尾房。
从上埃及到下埃及(阿斯旺--开罗),随处可见红砖”烂尾楼“,可惜!美丽的尼罗河也未能幸免......。
埃及资源比较贫乏,全国96%皆是沙漠,全靠旅游业支撑国家第一收入。感谢埃及为世界留存了诸多璀璨历史古迹--文化瑰宝,but,若木有这些令游客“倒胃口”的风景--“烂尾楼”,想必埃及之行,使游客脑海中储存的全是埃及之美,带走的亦是诸多视觉牙祭的回味--古埃及悠久历史的文化大餐!
咦?咋“八卦”到了别人的国家捏?
亲,并非完美主义的小动物故意揭“醜”埃及,而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对!发自内心对阿拉伯文化,对埃及古老历史文化深深的爱!
(以上小动物的车拍船拍)。
元宵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