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苍似乎很是不公,给了欧洲以及北美等赛似仙境的自然风光,却给阿拉伯地区大片荒漠成片沙漠。然而,世间一切事物利弊兼有,正因为严峻苛刻的生存环境的磨砺,铸就了沙漠民族极强的生存能力,亦使阿拉伯人富有智慧,骁勇善战,所以能杀出荒蛮之地,去征服世界(632年~1258年),一度成为史上最牛的帝国--地跨亚非欧,世界上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上为网图)
再度亲热阿拉伯,一个国土96%皆是沙漠的国家--埃及,苦脊土地上的百姓现状,掏走了我全部同情心,看过了埃及,额幸福指数陡然又升!一番视觉焦距调整以及思维切换后,诸多的自我纠结--我执等负能量,被狠狠打压下去,或是被旅行收获的正能量过滤掉了。
埃及老城区的艾兹哈尔清真大寺,是开罗第一座清真寺,其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寺内地面与柱子均系大理石砌成,礼拜大殿可容纳万余人。开罗地标之一--汗.哈利里市场,就紧邻艾兹哈尔清真大寺。
这座清真大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兰大学之一,艾兹哈尔大学于988年正式开学,学习基础科目为伊斯兰法律,神学,阿拉伯语。
宛如北京的前门一带,汗.哈利里市场周遭熙熙攘攘,著名的艾兹哈尔清真寺和侯赛因清真寺等都集中于此
埃及国境线多是临海,抵御外来入侵的防卫力量无需投入巨大,但是,因是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又近邻中东,所以防恐反恐任务艰巨,财力物力投入不小,历来埃及的保安警察(旅游警察)特别多。
茶馆林立。最初汗.哈利里市场所在的这一带,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纪,当时的埃及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立墓地为由,下令折掉墓地,并出资修建了汗.哈利里市场。(呵呵,莫非
相当于我家乡成都老城的市中心--盐市口吧!

艾兹哈尔清真寺宣礼塔旁即是市场入口之一
超人气的茶馆,团队游客集合多在此
汗.哈利里市场--穆斯林世界常见的大巴扎,保持着500多年前的伊斯兰市场原貌,中东最传统的手工艺品作坊,诸如铜器,金银首饰和装饰品,彩色玻璃,编织,皮革制品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各国地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小动物在中东数个国家转了转之后,再看汗.哈利里,当年市场窄道上常见的流动茶贩,--图上背铮亮茶壶的茶夫,似乎鲜见了,盖因中国造的商品充斥市场,原滋原味的阿拉伯手工品店铺大概营生艰难了吧...
曾经不少作坊里的老师傅和学徒,一直以古代传统传授技艺与制作工艺品,当场出售,现金交易。
汗.哈利里市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小巷中的几千家个体商铺组成,其中有的店铺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多是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香炉等传统手工艺品.....
集市中迂回曲折,各种小店鳞次栉比,尤其弥漫市场的阿拉伯风情,曾令我眷念不已......。
汗.哈利里大巴扎中的老建筑,依稀可见典型的拜占庭式和浓郁的波斯风格建筑痕迹......。
大巴扎汗.哈利里,历来都是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亦是游客必到之处。
很新疆囊和饼,贼亲切!中国西北地区的饮食以及生活习俗不少与中东相似,毕竟都有伊斯兰文化的浸
润嘛!而且连气候都那么像,宗教文化影响力真大。
多漂亮!未来的埃及大美女!
这小子有福?一夫多妻?or老婆和姐妹之一?
再度走进汗.哈利里,大巴扎的感觉有些今不如昔...,似乎当年的纯情阿拉伯风味已打折不少,如同哪里都有的小商品集市一般,令我眼睛一亮的独特民族风韵捏?来到汗.哈利里,于我,买东西是次要的,意在领略埃及的阿拉伯风情啊!......
艾兹哈尔清真寺入口男女有别,我绕到女性入口附近,坐在栅栏沿观看形形色色的埃及人,阅人--观赏人文风景,一大乐趣也!一些埃及妇女走过来与我比比划划搭讪,有的很友善,有的则是想讨要点什么...。
汗.哈利里市场的中心--艾兹哈尔清真寺,是法蒂玛王朝大将玖海尔建于972年,取名艾兹哈尔,是为了纪念“默罕默德”之女法蒂玛.扎海拉。
(世界上,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一个有22个,TA们既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亦有统一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且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国教--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人口总数为3.39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