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谢博友“小猫的另一只眼”
享誉世界的蒲甘圣景以及佛塔之国--缅甸,从高空俯瞰,整个原野大地上到处是佛塔矗立,白色,金色,灰色,土黄色等等,蔚为壮观,美得惊叹! 堪称世界之最!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印度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列为其国教,佛塔的建立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据说有八万四千座佛塔之多),之后随着佛教向亚洲国家的传播,佛塔也进入了东亚以及南亚地区,而今中国各地亦能见到各种风格的佛塔。华夏的佛塔的建造始于东汉末年......。
塔林中的棉花地,气候干燥?似乎缺少水滋润呵......
风格多样的印度教寺庙
蒲甘分为新城与旧城(老城),一个是一佛教为主的佛塔林,另一个则是以印度教为主的佛寺和佛塔林。
1975年7月,蒲甘地区发生6.8级地震,百分之八十的佛塔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事后缅甸政府进行了修复。
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古印度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
矗立原野,与日月同辉
夕阳映照在伊洛瓦底江......,触景生情,那歌,缅甸民谣《海鸥》,再度回响耳际....
不论佛塔是什么形态、大小如何,它的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的。塔基有四方形、圆形、多角形。塔身以阶梯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
蒲甘的万千佛塔,大的是皇族贵人等富裕人家出资修造,小的则是百姓们节衣缩食省下的钱集资修建。

前是缅式佛塔,后为印度教式佛塔。
蒲甘--瑞西光塔中的佛寺
蒲甘产竹子,竹编用具与手工艺品不乏,小动物买了一双细密竹编一字拖鞋,好舒适!
蒲甘塔林,历史上曾有过上万座佛塔,现存3000多座耸立于伊洛瓦底江畔的原野上,构成了壮丽风景。
人工劳作--拉葫芦运砖至塔顶维修佛塔,好心酸......
很印度教风格的寺庙
马车穿行在塔林中小路
历经岁月,当年的茂密树丛以及不少塔林已英姿不在,变成了空地,菜地,棉花地以及“牧羊场”.......。
蒲甘规模最大,最为壮美的阿南达寺,与印度和孟加拉寺庙风格相似。缅甸全国到处林立的精美佛塔以及信仰指导下的淳朴民风,构成了佛塔之国特有的气质。然而这种宗教的静逸却常常被不稳定的局势所打破...。这个世界呵,端的是到处有悖论,不可思议太多!...
谢谢捧场!
冬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