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野生小动物
野生小动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923
  • 关注人气:3,7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2016-11-05 14:20:54)
标签:

中东新闻中心

传媒业出版业有名

教育程度高

文化很繁荣

分类: 中东之行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常言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黎巴嫩这个奇葩之国却有近两年多都无总统。党派间政治分歧的难以弥合等原因,使这个国家的总统选举一再推迟。而民众对此仿佛怨声载道声音不太响。地处地中海东部沿岸的黎巴嫩,气候宜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黎巴嫩旅游业产值约占GDP的 20%,  相比于总统选举,黎巴嫩政府似乎更关注如何靠旅游业来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本国居民370万人,而其海外人口多达150万人。这150万的海外人口估计有100万生活在                                                      非洲的土地上。TA们每年寄回的外汇系黎巴嫩财源之一。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巴尔贝克神庙有些残断石柱与其基部的接触面上,有圆形的凹陷部位,这是因在放置石柱的时候中间要放一个圆球,此圆球可有效缓解地震引起的晃动而对建筑整体结构的毁坏。然而,可惜的是巴尔贝克最终没有逃过地震的毁灭性破坏......。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粮仓--贝卡谷地。连绵大山那边就是叙利亚 1976年经阿拉伯联盟授权,叙利亚向黎巴嫩派驻“阿拉伯威慑部队”,在军事和政治上全面控制黎巴嫩。2005年,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身亡,叙利亚迫于国际压力,结束了在黎长达29年的军事存在。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的贝卡谷地一带多见如此叙利亚难民窝棚。因这里与叙利亚仅是这一座大山所隔,黎巴嫩是叙利亚周边接纳难民最多之国,已占到其人口的1/5,早已令黎政府不堪重负。看到贝鲁特街头不少擦皮鞋的叙利亚儿童,令额好心酸.....。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提尔古城遗址)。近年来,由于黎巴嫩大范围的腐败,政治失效,不断上升的失业率,社会不公以及贫困等激起了新一轮移民潮。 不少黎巴嫩人首先从的黎波里和贝鲁特出发,合法(免签)抵达土耳其之后,在伊兹密尔类港口城市联系当地偷渡船,有时买张叙利亚假护照,随后花费1千--2千美金乘坐一艘小船去希腊岛屿,快到岸时跳船游到岸上,然后取道雅典,再沿着已有难民线路去往德国or瑞典等国家...。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的4所综合大学:1)黎巴嫩大学--唯一国立综合大学,1953年创建;2)贝鲁特阿拉伯大学--创办于1960年;3)贝鲁特美国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866年,用英语讲课。该校附属的“美国大学医院”规模颇大,设备先进,是贝鲁特最主要的医院;4)贝鲁特圣.约瑟大学,1881年建立,全用法语讲课。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的医疗水平也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黎裔医生在世界上素以医术高超著称,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卸职前在美国做的那次心脏搭桥手术,就是由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大夫主刀的...。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卡迪沙圣谷中的著名修道院--安东尼卡兹哈亚圣人修道院

       黎巴嫩在宗教方面是世界上很复杂的国家之一,各个教派在国家分权制问题上有不同主张,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派之间矛盾重重,因而在1975年爆发全面内战,国民经济大受重创,百姓遭难...,宗教呵,宗教...。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中东新闻中心著称的黎巴嫩,传媒数量众多,且大多质量上乘,多种报刊不仅在国内发行,还行销到许多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制作精美、颇有深度的卫星电视节目,也在阿拉伯世界有着很高的收视率。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文化的繁荣还反映在传媒、出版、教育、卫生事业上。黎巴嫩有各类报刊600多种,广播电台180家,电视台40余家,人均媒体拥有量不但在阿拉伯世界独占鳌头,在世界范围也居领先地位。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人的精神中心--风光如画的卡迪沙圣谷。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当你仁爱地工作时,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联系为一。--纪伯伦《先知》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民众普遍受过良好教育,大多数国民都会一、二门外语。由于近代曾受法国托管,所以法语在黎巴嫩使用极为广泛,各种商铺、公共设施的标志,全部用阿拉伯语及法语双语标明。据说:不少黎巴嫩农民除了阿拉伯语外,还能说较流利的英文、法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官办黎巴嫩电台每天用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亚美尼亚语、西班牙、葡萄牙语广播。此外还有l0多家各派力量所设电台和电视台,分设在贝鲁特东区和西区。(基督教区与穆斯林区)。


黎巴嫩--出入中东的大门

                
         黎巴嫩的出版业一直享有良好声誉,在阿拉伯世界素有“埃及人著书,黎巴嫩人出书,伊拉克人读书”之说,周边一些阿拉伯国家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文化事业每况愈下,而黎巴嫩却一直牢牢保持着中东出版中心的地位。在阿拉伯各国的书店里,装帧最为精美、选题最为独到、内容最具权威的图书,往往都由黎巴嫩出版。
                        百闻不如一见。哦,黎巴嫩原来与叙利亚一样,都是那般足具魅力的国家啊!......




                                                                                    谢谢捧场!  吉祥如意!
                    
                    黎巴嫩的邻居--叙利亚民歌《我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