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茵莱湖--图谢博友“正道-直行
缅甸著名的茵莱湖与仰光大金塔,蒲甘佛塔林并称为“缅甸三大胜景”。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为缅甸第二大湖,缅甸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近千米的海拔高度吧!缅北以自然风光美丽而著称,缅甸之行必不可少茵莱湖观光,有的游客为赏水乡风情,有的摄影爱好者则是专门来此拍摄单脚划船...。
划船湖中,以脚来代替船桨行驶是茵莱湖的一道风景线,而且每年都有划船比赛。
在缅甸茵莱湖上,漂浮着一片片叫“浮岛”的水上菜园,这些浮岛可以随湖水的涨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样划来划去,茵莱湖上的浮岛有2种:天然浮岛和人工浮岛,它们皆是漂浮在水面上。当地人为了谋生,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泥,造成新的浮岛,这些浮岛的面积大小不等,大的有0.4公里,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
人们在大浮岛上开出一块块细长的条田,种植瓜果蔬菜或粮食,有的岛中央还盖起了轻便的房浮岛,这些房浮岛可以用竹篱固定在水面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
儿童们也很小就会划船了
岛上人家,家家门口都有自家小船
水上民居旁亦有零星的菜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捕鱼,种菜,养殖水产品是湖畔人家的生活。
正在劳作的渔民,打捞水草。
浮岛上水足土肥,各种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长茂盛。浮岛周围鱼群聚集,人们种地之余,还可以捕捞鱼虾。每到收获季节,湖区一派繁忙景象,车船满载各种蔬菜瓜果和水鲜,远销缅甸各地。 小岛上种植的蔬菜既不会因湖水暴涨而淹没,也不怕干旱无雨而干枯。
生活在水乡泽国中的茵达族人,一般是把四根高脚木桩的房屋建在湖畔或岛边的浅水中,形成了一个个水上村落。远远望去,碧水之上村落点点,别有天地。

湖上的渔民、浮岛上菜农以及上学儿童,都驾着这样的船来往于湖上,就连和尚出门化缘也时常乘这小船。

湖边不少这样的小岛村落,有学校,商店,佛寺等

与云南有的傣族民居相似
浮岛上的小佛塔

岛上居民出行,自然是从自家门口的小河小沟撑船去到湖泊主要水路干道,再换乘水上巴士去镇里。
茵莱湖一带一万多户居民,大部分属于茵达族,散居于湖边的180多个村落中。他们主要以捕鱼为主,勤劳朴实,殷实富足,热情好客。也有相当多的人在浮岛上从事蔬菜种植或养蚕、纺织、打铁、制作金银首饰等。
大岛上的白塔林立,煞是壮观,宗教信仰是缅甸人的一种生活。
这里亦有长颈女,长颈族是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的分支组成,而今也成为了茵莱湖观光的看点之一。实际上,长颈女的脖子长度与普通人无异,只是其锁骨和肩骨因铜圈压迫而下陷......。
“残酷的美”?有说“长颈女”延续不绝的原因是金钱“,因有独具魅力的旅游价值,而得以在泰国与缅甸立足,其实她们的日子要比其他部族难民好过得多。长颈女亦经营各种纪念品,完全靠旅游业生存......。
藕丝织布。茵莱湖还以出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遐迩闻名,备受欧美游客喜爱。
茵莱湖中央有个固定的人工岛,其上建筑了一座缅甸风格的佛塔,塔身金光灿灿,佛塔与碧绿的湖水交相辉映,秀美而庄严。信奉佛教的湖上居民络绎不绝地前来朝拜。塔的周围有市场,人们从这里买回各种食品和日用品。许多渔民菜农也把鲜鱼和蔬菜运到这里出售......。(待续)
早年龊拍, 谢谢捧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