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莫以为这听似煞有气势-威武雄壮的配乐,就是阿曼男子舞蹈写照哈!No!
若真是如此雄劲有力的舞蹈,大热天他们跳得辛苦,你我听得也未必爽心的唦,实际上,阿曼帅哥们的舞蹈给额印象是:
极富韵律美!充满只可心领神会--无以言状的宗教美感;
看似动作单调,其实很简洁,身高的统一足显集体舞的协调性韵味;
宗教生活熏陶的内静与其魁梧外形,形成一种内外平衡之美;
节奏性很强的鼓点与柔美欢快的旋律中,以队列变化产生悦心的视觉效果;
适逢阿曼卡布斯国王从德国短期治病后回到阿曼,阿曼人不但自发组织欢庆活动,亦放假三天,这是在首都马斯喀特的阿曼歌剧院广场举行的内部庆祝演出,想必是阿曼皇家仪仗队?(因在阿曼,只有皇室成员,或沾皇的才能用红,黄,蓝基调的彩色头巾)。海湾国家大都气候炎热,一切活动皆是从近黄昏时开始。
阿曼男子(包括其他阿拉伯国家),阿拉伯舞蹈所用道具不多,2只中型鼓,每人手里持一支礼杖或枪支。
领舞与鼓手在前,其余男子列队两排,不断产生纵横的队列变化,带来视觉美感.......
好英武,阳刚美!此刻,阿拉伯题材的电影场景便会历历在目.......。
阿曼电视节目,很阿曼的男子舞,手持细杆(仪杖?),靠整齐划一的队列变化突显韵律美。
肿么帅!左边靓仔,咦?还有不留胡子的阿拉伯男子?阿拉伯谚语之一:男人没胡子如同猫猫没胡须...。看到没?阿曼男子长袍由领口垂于右前胸的那条香穗,用于向其底部的开口喷洒香水或放香料。
纳闷手中细杆为何物?赶骆驼的?一问:哦,stick(杖杆),阿曼人的舞蹈道具之一
一群阿曼男子在看演出,想必是阿曼国家机关部门以及安保部门的,由头巾即可辨识身份或地位。
中国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舞蹈,大都热烈奔放,煽情激情,且大动作舞姿尽显刚劲,潇洒,而阿曼男子舞则是独具“神韵",令人能感受到一种祥和,一如”弥漫“在阿曼全国的那种整体的和谐磁场...。
魁梧俊美,雄姿蓬勃,很
Arabian! 令人联想起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
因为阿拉伯大袍,且气候炎热,限制了阿曼男子舞姿幅度不大,抬腿也就是长袍直径尺度,至多就是:双脚轮番前抬,或是左右高低踏步,领舞者转圈踏步。手中挥杆亦毫无夸张动作,远不像藏族锅庄那般:大袖一甩抬脚蹦跶,那是极具阳刚味的动态之美.......
与中国少数民族男子刚劲奔放的舞蹈相比,阿曼男子舞展现了一种准动态之美--圣美!
观众席仅有一些政府官员和少许游客,我等去机场途中恰好路过,有幸赶上了视觉牙祭”剩汤“。感谢阿曼的包容与开放,令外国女游客不必像沙特那样阿巴雅(黑袍)或像其他穆斯林国家那样必须戴头巾...。
多荣耀的“大英帝国啊!恨不得世界上天涯海角都能听到风笛声或看到格子裙阵容,阿曼亦曾是英殖民地,但却一直与英国关系很好,不单卡布斯国王留学过英国,现今阿曼政府中很多要员皆是西方留学背景。
阿曼的军乐队,英国得很!
不过在阿拉伯世界,咋还是长袍加头巾的阿拉伯人更耐看捏?......
look,身高统一的英姿令人联想......,哪里的农民起义?”草莽草寇”?出征斗士?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阿曼歌剧院前广场,黄昏时辰,专为庆祝卡布斯国王德国治病后回国而举行的内部演出。远处背影的两列长袍帅哥们正对前排就坐的阿曼政府部门官员,其中之一有阿曼文化部长,哦哟,法国混血儿,一袭淡蓝色长袍与头巾衬托白净儒雅的气质和英俊身材,艾玛!阿拉伯与欧洲混血的绅士风度呵,不醉倒我等一片花痴才怪!哈哈...
阿曼人喜好歌舞,除了类似海湾国家的剑舞与女子的甩头发舞,还有阿曼独创的航海舞等。(咦?阿曼女子身影都鲜见,还出来跳舞?那样的民俗节日,遗憾!无缘了).........
极富宗教美的阿曼男子舞---终生难忘的视觉佳肴!
谢谢捧场!
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