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知名战地女记者兼作家曾说:“在我看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有寺庙的地方就是天堂”。小动物严重共鸣!其实清真寺亦是穆斯林精神旅途的重要驿站,一切宗教建筑,皆是信仰者必不可少的灵魂栖息之地,精神充电的加油站。
地处北非的埃及,亦是宗教历史悠久的国家,古埃及的多神教崇拜,早期的基督教,当今占大多数国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零星的犹太教等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同创造出埃及丰富的宗教文化,正是宗教给艺术提供了创作灵感以及构思素材,各种宗教都对埃及历史与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农业国的埃及,是一个不富有的阿拉伯,像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那般极其壮观的清真大寺不是很多。伊朗宛如古老清真寺博物馆,恢弘大寺林立,而马来西亚以及科威特等国则是现代清真寺建筑杰作不少。

惊讶南埃及--阿斯旺这座宏伟的基督教堂,外观似乎有不少伊斯兰建筑文化元素。

基督教堂--阿斯旺
清真大寺--卢克索

小动物奉为中国当代医圣的郎景和(中科院士,著名妇产科专家)说:"当我们真正理解宗教的内涵之时,那将是智信而非迷信。宗教能给我们一些思想方法......"。
埃及土著民族--努比亚人乡镇的清真寺,其宣礼塔造型有别于常规清真寺的宣礼塔。
沙特阿拉伯,阿曼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清真寺大都有一种统一风格的造型,而埃及清真寺更显多样化。
沙漠色的清真寺,蓝色河水辉映下,简洁美。
今天的埃及国民,90%信仰伊斯兰教,10%信奉科普特基督教。
尼罗河畔,沿岸皆有城乡和村落,瞧这可爱的小小乡村清真寺。
基督教教堂与清真寺并存的尼罗河畔的城镇。自从两种宗教进入埃及以来,宗教之间不乏冲突。不奇怪,文人千古相轻,江湖千年相嫉,宗教千古相仇。
右端,富人区中的清真寺。埃及贫富悬殊很大,改革与发展依然路漫漫,很艰辛......
在伊斯兰教“教主国”--沙特阿拉伯,步行7分钟必有清真寺,在土耳其,每200人居住之地必建清真寺,这尼罗河岸边,仔细瞧,似乎有的地方清真寺也很密集......。
世间一切事与物皆有两面性或是多面体,宗教亦是.......
清晨,大巴由卢克索驶往开罗,小动物专坐紧邻大巴司机的车门旁,便于咔嚓沿途的清真寺。
有曰:每一种宗教都蕴含了某些美的内涵,并隐含了从容的抉择,一种对美好动机的行为之抉择,其中包括一种努力以及对生活中低劣和堕落的排斥。让一个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力量,并非某个社会机构的组织,而是不断提升公民的道德力量。
冯友兰说:"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一定是哲学的,而一旦是哲学的,就有了宗教的洪福......“。
埃及--难得一见的乡村彩色清真寺。
中国仁心仁术的“人学大师”--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说:”我欣赏这样的定义:宗教是环绕着一群人终极关怀所编制的一种思想及生活方式。包括知的(智慧),爱的(情感),业的(工作),和修的(品德)特质。”........
很是青睐这一溜溜位于小河畔的乡村清真寺,晨光中的倒影,分外宁心,静美......
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所有宗教的诞生,无论重生还是重死,都是为了减少世上的悲剧,使人安宁生活。一切宗教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生与死。生,就是如何活着,如何活得快乐,如何离苦得乐,如何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就是如何让自己在死亡时实现一种升华.....。
亲,格是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