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的圣塔.安娜---壮观的大剧院
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圈国家之一萨尔瓦多,有个叫 SANTA ANN的城市,距离瓜地马拉(危地马拉)边境不远,这座城名SANTA
ANN可译为“圣塔.安娜,系萨尔瓦多第二大城市,大约80万人口。据圣经说,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叫“SANTA ANN”,于是,此小城亦别称为:上帝的姥姥”(or 外婆)。
乍一看,圣塔.安娜亦是中美洲南美洲多见的西班牙风格城镇,然而,这座绿色的美丽建筑---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剧院,那宛如欧洲才多见的华丽歌剧院的内设,实在令人惊愕!大剧院是圣塔.安娜的地标之一.......
剧院坐落在市中心广场,从剧院二楼包厢的贵宾厅大阳台凭栏眺望,黄色的市政厅上的钟塔分外漂亮!

圣塔.安娜中心广场的大教堂,洁美,神圣,那气派与磁场,有一股慑人的力量感!(国民75%以上信天主教
数百年历史的大剧院。固然西班牙在美洲大陆掠夺了大量财富与资源,不可否认也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影响
一进入大剧院里,好震颤,分明就是走进了欧洲某个大歌剧院的感觉啊!(小动物剧院内里照片不小心误删掉...,只得借用专业摄影家“心在遥远”此片)。
萨尔瓦多是一个全国近四之一人口在美国打工和生活的“准贫国”,外劳与移民寄回国的外汇成了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一个不富裕的小国,竟然在这小城能看到如此气派的剧院,古老建筑保护得多好啊!
上到二楼,眼前的一切一切,顿觉时光倒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几百年前的设计,至今依然美轮美奂...
二楼还有当时用于典欧洲上流社会的贵宾厅贵宾室,分布在所有包厢外围的一个个房间里。
处处呈现浓郁的古典韵味和高雅格调,视觉冲击力好强!(因小动物当时脑海里的视觉信息,还依旧是清晨所见的不起眼的一个萨尔瓦多...)。
精美的油画,精致的木质楼梯扶手,吊灯,包厢门框设计,玻璃花窗等等,无一不是欧洲诸多华美的歌剧院中,方能一饱眼福的呵.....,据说这座剧院里所有的家具与装饰品皆是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来萨尔瓦多的。
一楼剧院大厅旁是若干展览小厅,想必是剧院的前世今生之介绍,(没时间细看了,赶紧咔嚓!
小动物甚是感叹:一个边境小城,可以这般文化,足见小城市民的文化素养应该不低,有如此大剧院呵......

几分浪漫,恬静的城镇,处处显得“很西班牙...

美洲大陆上曾经的西班牙殖民地,总是有相似的风貌......

圣塔.安娜热闹的中心广场,
如同一个大花园一般,植物又多又靓,广场四周有大剧院,大教堂,市政厅,饮食摊档以及小商品市场等等,市民喜欢聚集这里休闲...
这座“上帝的姥姥”小城,距离瓜地马拉边境很近,离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100余公里,却是个游客不少的地方,盖因它是造访玛雅文化圈的旅游胜地与游客必经之地(陆路去往瓜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国)。
萨尔瓦多亦是美女不乏...,看她用树叶之类装盛食物,好像东南亚国家的小食,
萨尔瓦多人肤色都有些相似东南亚国家的人,该国印欧混血人种占总人口的89%,10%系印第安人。
广场上在进行活动,可能是什么选举前造声势吧,红衫军们,
哈哈,萨尔瓦多--圣塔.安娜的“红衫军”......,
萨尔瓦多国家格言:上帝,团结,自由。
竞选活动---广场一景。(或许是萨尔瓦多未与我国建交?中文网对圣塔.安娜全无介绍,只有一篇中国摄影家的游记提及此城)。

萨尔瓦多边境,远眺瓜地马拉(危地马拉
萨尔瓦多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是中美洲人口最美密集的国家,首都是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
萨尔瓦多1821年脱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总人口625万(2012年),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其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盛产咖啡和棉花。
萨尔瓦多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区,是古代玛雅文化发祥地之一。其境内不少玛雅文化遗址,因而游客甚多。
再见了!圣塔.安娜--“上帝的外婆”,虽停留短暂,亦印象深刻,因为那靓丽的剧院......。
谢谢惠临! 羊年大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