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中心--史坎得培广场
马其顿人民因诞生了伟大的特蕾莎修女(德兰修女)而荣耀,阿尔巴尼亚也把德兰修女视为民族的骄傲,(因德兰修女父亲是阿尔巴尼亚商人)。
世界著名天主教慈善家特蕾莎修女,生前主要在印度加尔各答为穷人服务,使其感受尊重与关怀以及爱。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哲理,只用诚恳、服务和行动之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她为世界和平开辟了新路。
地拉那---阿尔巴尼亚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东正教教堂大门
地拉那
阿尔巴尼亚国家博物馆的德兰修女雕塑

特蕾莎修女教堂--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中心,为了纪念伟大的特蕾莎修女,专门修建了一座简洁美的特蕾莎修女纪念教堂。并以每年10月19日作为特蕾莎修女节。
东正教教堂--高耸入云
地拉那
德兰修女纪念教堂庭院--特蕾莎修女雕塑

特蕾莎修女(又称作:德兰修女)原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出生于前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而今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她系阿尔巴尼亚裔人,因其父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阿尔巴尼亚人--一个地方的杂货承包商,特蕾莎修女是小女儿,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后来也成为修女﹚。家中说阿尔巴尼亚语,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镇上多为穆斯林与基督徒,仅有少数的天主教徒。

1960年代,德蕾莎修女创办第一所慈善机构的收容所“仁爱之家”,在印度加尔各答成了知名之地,在街头生病、or需要帮助的患者,都知这个能让TA们安息的地方,后收容所开始急速成长,因人手不足,开始招募世界各地的义工,也打开了世界的知名度。(其创立的仁爱教会在世界各地设有二百多处各种救助机构)。特蕾莎修女是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近看立柱上的小和平鸽雕塑
特蕾莎修女是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最完美的化身。

后人都赞德兰修女: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德兰修女病逝印度,印度为她举行了隆重国葬并安葬在其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印度东部加尔各答

据说,德兰修女的墓地没有高大建筑,墓室中一具简单的石棺上放着一本《圣经》,墓室的墙壁上只有两个字“I
THIRST(我口渴).......。

已故天主教教宗--保罗大主教看望德兰修女。

印度----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义工分两类:一种是专门来此长期工作的;另一种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到了加尔各答,顺便义工体验,学习德兰修女,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2012年2月小动物独自旅行在印度加尔各答,亦起念去“仁爱之家”看看,但2月的印东加尔各答已是热浪袭人,加上所宿加尔各答豪拉火车站附近,其环境噪杂喧嚣令我几近神经崩溃---体力严重不支,最终没去参观“仁爱之家|".就更别说去体验一下义工了,但是,始终对活跃在慈善机构的那些奉献者们崇敬有加
!......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小动物“虚伪”自我辩解:目前只有维持“行尸走肉”的基础体能,木有足够或富裕正能量输出,诸如去奉献与服务于“仁爱之家”那样的病残者机构,或受灾地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
美女博友“自言自语”,经历了人生诸多波澜起伏后,毅然决定放弃优越的都市工作与生活条件,并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全身心去实践大爱--一边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帮助当地修建学校,一边往返家乡青岛与玉树之间,倾力组织慈善援助,把募捐筹集的资金和衣物送到灾区藏民手中,多年来她一直在高海拔的玉树地区专心从事慈善事业,以致女儿上大学的经费都手头拮据了...,深深感动博友“自言自语”的博爱与崇高,但却效仿很难,嘿嘿,小动物修行远远不够嘛......。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德兰修女纪念馆教堂

德兰修女格言:
爱直至成伤。Love until it
hurts.
假如你爱至成伤,你会发现,伤没有了,却有更多的爱。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
谢谢惠临!
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