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尔城堡---白俄罗斯
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西南方向约100公里处的米尔城堡始建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它曾是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数十年后,地位显赫的拉济维尔斯家族接管城堡,并将其被改造为文艺复兴式建筑。
此后的400多年来,米尔城堡被几次易手,并得到修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德国法西斯将这里作为犹太人的聚居所。1947年,米尔城堡得到政府保护。2000年12月,这座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城堡建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城堡的北边是一个意大利花园,南边是一条人工河。整个城堡成扭曲的矩形状,有四个塔在竖立在矩形的四角。尽管屡遭毁坏,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812年战争期间,城堡迄今依然幸存,并且已经成功地得到修复,是16世纪建筑艺术的典范。

米尔的概略图---景区入口处
米尔城堡得名于鞑旦语,意思是“主宰者”和“领导者”,14世纪末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出现了群雄争霸的局面,著名的维多夫特和斯维德里卡伊洛兄弟俩为争夺权力而向各自的邻居寻求帮助,1395年十字军东征推进到立陶宛境内,德国的编年史中记载“兄弟俩摧毁了格罗德诺,烧毁了德洛格琴、纳瓦格鲁多、米尔和利达,俘获了2200人,1600匹马,得到了很多的奴隶”。因为维多夫特大公在这些战役中得到了鞑旦人的帮助,因而邀请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居住,所以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地名都是以鞑旦语命名的,其中就包括米尔城堡。
米尔城堡旁的宁静湖泊(网络)

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城堡,进入城堡院内,颇有沧桑感,如今这里是白俄罗斯著名的旅游景观.

米尔城堡的周围都砌有土墙,被土木工事和阵地工事包围,城墙都有13米高、75米长。米尔城堡每一面墙上都有两排圆孔,能够很好地进行枪弹射击防御,每一塔楼都能发射炮弹。米尔城堡的边界就是这些刚刚超越围墙线的塔楼。这些塔楼都是相同的结构:四面体的墙身和八角的塔顶,由于这些塔楼装饰各不相同,因而为米尔城堡赋予了几分美丽.

米尔城堡四周为四方形,在每一个拐角都建有塔楼。第5座塔楼上有吊桥和铁栅栏。可以抵御袭击。

位于城堡三楼的一个小型的展览,展示当年的历史与文化等等以及一些生活情景。


自从1568年,米尔城堡归拉齐维尔斯(Radziwils)公爵属下,是他最终以文艺复兴的风格完成了城堡的修建,沿着东面和北面的城建造了一座三层的富有艺术特色宫殿。石灰石的大门、镀金和镀银的金属装饰、优雅的骑楼和幽长的走廊。在考古工作中还发掘了大量的有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的瓷砖,以及城堡主人的战服.




米尔城堡最初以高耸的哥德式面貌展现于世,而后经不断地增建及修整,先是工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再来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在长达将近一世纪的荒废及拿破仑时期战火的严重破坏下,于19世纪末叶时又再度修建,除了在原有的样式上增添了其他风格之外,更将城堡周围兴建了一些新的建筑,变成了一个公园。而从米尔城堡的建筑发展历程中亦可得知一段动荡不安的欧洲历史。米尔城堡是伯里兹建筑史上的伟大杰作,是由利尼克(Ilinich)公爵为了代替15世纪修建的木质封建农场以及周围建筑物于16世纪的早期靠近米尔村(格罗德Grodno地区)的地方修建的。

城堡回廊
城堡内宴会厅(餐厅)


手工织的纯羊毛挂毯

白俄罗斯宫廷服饰
民族服装之一

看看屋顶上瓦片,那像眼睛一样的阁楼小窗,就是德国式建筑风格之一。

木质长廊上一排小窗,可以眺望城堡下的米尔村镇。看那城墙上,诸多小孔排列...

从米尔城堡的塔楼上遥望,米尔村镇的秋色尽收眼底。最显眼的红色建筑是村里一座基督教堂...

米尔城堡一角 宁静的米尔小镇

建于第15世纪末米尔城堡,是中欧城堡建筑的最杰出典范之一,其风格融合了哥特式文化、巴洛克式文化、及文艺复兴式文化,因而缔造出非凡的历史性遗迹...。
尽管在整个欧洲到处都不乏靓丽多姿的城堡,莫非远比白俄罗斯米尔城堡更迷人更有人气?---游人如织,而地处东欧一隅的米尔城堡却是静静地与日月同辉,不张扬的等待游客去发现和欣赏它自有的那份独特之美...
谢谢支持!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