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众多博物馆中有一个叫民俗博物馆,又称民俗村,位于首都基辅城郊的“皮络戈夫”村,占地150公顷,有近300座建筑。古老的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均是从乌克兰各州原封不动运来的“原汁原味”乡村民居。展品有住房、木结构教堂、粮仓、打谷场、井、水磨、风磨、农民的家什、服装、餐具等,最古老的用品是16-17世纪的生活用品......。

乌克兰的村庄很小,一般不足百户人家。村庄附近通常有个不大的湖泊或小河。一个地方有了水就有了灵气。
典型的乌克兰农舍是木架结构的多房间平屋,室内墙壁上绘有传统的色彩鲜艳的花鸟图案。

乌克兰目前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乌克兰全国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万,曾被称为“苏联的面包篮”,粮食大量出口外国,并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从室内看看民居屋顶的茅草,是一束束扎在一根根木架上的,以此固定
在乌克兰,农民的生活谈不上富裕,其因之一:自然条件太好了,把人有些养懒了,贪图清闲,不愿走勤劳致富道路;其二,莫非东斯拉夫人普遍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TA们一定要有足够时间休闲......
乌克兰实行覆盖全民的医疗和退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权利平等,因此,城乡差别不大。

乌克兰的城市居民,无论高管还是百姓,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乡村“别墅”,(国家的地价很低,国民因人而异,大都造得起档次不同的乡间“别墅”),于是,每逢节假日,大家倾巢而动,从城里转移到乡村,尽情享受充满无限乐趣的田园生活.....

农村的年轻人不太喜欢农业而大量涌入都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据说直到现在,绝大多数农民生活在集体农庄里,一起耕作,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乡村民居内里

尽管乌克兰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其构建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是不区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基本上每个农村都有医疗卫生站和药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样享有免费体检的权利,但很多医药、医用器材和手术是收费的,需要个人通过医疗保险进行解决...。

乡村木制小教堂,纯自然材料的围栏与教堂,好亲切!
教堂里很东斯拉夫宗教艺术的装饰

祭坛上的漂亮台布---红白基调的手工刺绣是东斯拉夫以及东欧国家的传统艺术之一。

仰视木教堂的塔顶。

木教堂不大,进门处是纪念品货摊,我盯住这跟着妈妈or奶奶守着教堂与摊档的小男孩打量---看那眼神,将来一定又是个神甫...

退休制度上,乌克兰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也基本一样,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

(2009年)乌克兰的最低退休金为596格里夫纳(一美元约合4.85格里夫纳),平均退休金为1060格里夫纳。此外,对残疾病人丧失劳动力者以及孤寡老人和多子女家庭还有特殊的社保政策...。


尽管乌克兰开始实行全国统考,但仍保留了对农村生源单独排队录取的优惠政策。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农业类高校,农村生源应占到公费生比例的75%,师范和体育高等院校农村生源应占到公费生比例的50%,其他普通高校农村生源应占到公费生比例的25%。

乌克兰在教育领域对农村进行特殊政策扶持。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对中小学生都是实行免费教育。政府对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文化工作者及医护人员有工资补助政策,比在城里工作的工资水平平均要高20%。特别是在高校招生问题上,对农村生源的政策倾斜力度更大,鼓励来自偏远山区或穷困农村的孩子获得高等教育......。
(以上小动物龊拍)谢谢捧场!吉祥如意!
(野生小动物蛰居地与全国一样,骤然倒春寒,春雨连绵数日,颇生寒冷,庆幸今日复又阳光倾洒,令人心情即刻灿烂...,祝愿小动物那些老老少少的“地下情人,梦中情人”博友们双节快乐!
2014.2.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