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省人当中,比较喜纳东北“银儿”,性格相对豪爽,很实在,没太多有的南方人那般多于心计或小肚鸡肠啥啥啥的,打起交道来也没那么劳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哦!)
黑龙江以及内蒙火车上的乘务员,虽多是爷儿们,却大都勤快得很,一路都不停打扫车厢,不断整理车厢窗帘座椅等等,车窗也干净.小动物我超喜欢靠车窗眺望窗外风景并喜爱车拍,当然很在意车窗的干净与否。感动哦!这些大爷儿们在家没准儿也是甩手掌柜一个,要老婆伺候的大男人?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么敬业...,(来世找老公是否找个东北银儿?嗯,考虑考虑)...,而南方的火车有的车次真不敢恭维,例如曾经乘坐广州开往重庆万州的火车,车厢里垃圾集了一尺厚都没乘务员来打扫,快到终点站时才雇用当地妇女上车清扫,车窗也是蒙查查脏乎乎...。
黑龙江的省内慢车多是早发夕至,但是常常晚点,毕竟慢车,沿途上下旅客很多,农场的,林场的职工或家属什么的,短途停车频繁。开初,小动物夜半三更到达陌生城镇不免些许胆怯,尤其有时一出站便是拉客的涌过来把你团团围住。习惯了后,直觉会告诉我那来人不歹,于是便跟着去他或她家客栈住宿了。拍火车站,尤其那些不起眼的火车站(中转站之类),总不至于花几百元银子去住宾馆吧!否则那就真的神经病得不轻了...,肯定常常住宿火车站周边,如果住宿市区,次日清晨颠去火车站拍照,时间成本高,守截阳光也来不及...
东北天冷,火车班次却不少,私人客栈老板或店主寒夜里还守在车站前接客拉客甚至通宵到天光,吃饭不容易!我历来就对自己力所不及之人或事(非"坏人坏事")一向都表示几分敬重.这些深夜至凌晨辛苦在火车站守宿客的不少是单身妇女的家庭客栈“业主”(或小老板),一不小心还会"引狼入室"......,火车旅行中看多了世间百态,自然多了份同情与尊重......。
最有趣的客栈----迷你客房
这辈子住宿过的最有趣客栈---最小房间最大床。黑龙江林甸县,以地热温泉著称,几乎家家客栈都可以免费温泉淋浴.(20元一晚宿费,房间带电脑),我所住宿的房间不大,而超大床却占据空间五分之四,(东北有睡大炕习惯),这床大得能自如前滚翻等等垫上运动,所以,如果睡在大床中间,次日还得费劲爬下床来...。当时的笨大电脑占据整个桌面,因此,其他操作诸如冲豆奶,(大豆粉是黑土地特产,质量很好)搞护肤品什么的,只能把房间门口左边这凳子上旅行背包挪到床上,然后弯腰在凳子上进行操作,于是,我就被一分为二了,半个身子在室内,一半在室外......
小房间的使用空间之小,别说东北的"二人转",我独自一人都有些转不过来...,哈哈,毕生难忘的旅途经历呵!
喜欢东北那"嘎达"是因感觉上他们有些像西方国家的某些民族,,质朴,爽快,义气,性格比较阳光,一如那广阔黑土地湛蓝天空与美丽白云---爽得很!而且,黑龙江方言韵味浓浓,"恩那"---表示肯定呼应,几分亲切感,东北话尤其黑龙江话有的语调十分独特,加上有鼻腔共鸣的发声,听上去悦耳舒服......
而南方地区方言大都缺乏这种来自鼻腔或头腔的共鸣,仅仅口腔共鸣而发出来的声音,当然听觉上单调苍白,声音缺乏立体感,太扁,少了一些乐感......
对东北银儿整体印象是不"埋汰",我住宿的家庭旅店一般都洁净,价格也"厚道",吉林延边地区的客栈还需脱鞋,换拖鞋入房间,且大都不乱要价,让我们这些旅行在外的游子好生温暖......。只是整个东北地区餐馆吃东西有些“太海”,满盘子满炖锅的端出来,超大分量---吓倒我!每每请求减量减价时,店老板十分不悦:爱吃就吃不吃拉倒...,直爽得有些噎人了呵...
常常抱着半块砖---我的富士100相机火车旅行,总在火车站一带蹦进蹦出地守候阳光,不年轻也不年老的小动物,总是招徕好奇:何方报社记者?于是,向我诉苦抱怨的真还不少:什么退休金不能落实啦,房屋折迁赔付不到位啦,南通启东一带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弟兄姐妹踢皮球--不赡养年迈父母啦...等等,我一概告诉他们:
天涯网,天涯网,那里有鸣冤叫屈的专门地块......
怀念东北! 那山,那水,那辽阔,那淳朴,那些人,那些事...

(拙文头末照片是毗邻东北的内蒙大兴安岭腹地的
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早年所摄质差不佳,超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