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在东欧旅途中路过伟大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特蕾莎修女)故乡和纪念馆与教堂。
德兰修女是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是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最完美的化身。
这个来自东欧的纯朴女孩,在印度加尔各答大街上照顾病人和垂死之人----意志坚定的年轻修女,变成积极为贫困和弱势群体争取利益的发言人。自从在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了第一所慈善机构"仁爱之家"之后,如今其分支机构覆盖区域涵盖了世界各大洲,德兰修女因此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名人.
位于前南斯拉夫联邦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斯科普里中央市区步行街的德兰修女纪念教堂门口.
德兰修女纪念教堂外观之一.

纪念教堂外观之二。

纪念教堂外观之三。

纪念教堂一楼庭院。
位于二楼的德兰修女纪念馆,这是她幼年卧室模样。
二楼的纪念馆内景之一。德兰修女彩色玻璃画像。

德兰修女纪念教堂内景之二。
伴随德兰修女一生的纱丽头巾。
德兰修女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特蕾莎修女纪念馆 二楼教堂

德兰修女出生地遗址,位于现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市中心地带。印度人人皆知的 Mother
Teresa 。当她在印度逝世时,印度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1960年代,德蕾莎修女的收容所在印度加尔各答成为知名的地方,在街头生病、需要帮助的患者都知道这个能够让他们安息的地方,收容所开始急速成长,因人手不足,开始招募世界各地的义工,透过义工的口耳相传,也打开了世界的知名度。
加尔各答“仁爱之家”义工分两类:一种是专门来此长期工作的;另一种是旅行到了加尔各答,顺便做义工,学习互助互爱。《迟到的间隔年》一书作者孙东纯(广东自助游背包客)-----东东,就是在加尔各答仁爱之家的分支机构”垂死之家“做义工时认识了日本女子沙弥香,而后在日本结婚。(他们的理想是去非洲做义工)。
1969年,英国记者马科尔·蒙格瑞奇拍摄了一部以德蕾莎修女为主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头惊人的贫穷和无助,以及德蕾莎修女决定终身侍奉最贫穷的人的精神,让许多人相当感动,也让德蕾莎修女变成了世界名人。
位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德兰修女纪念教堂与阿尔巴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大厅里的德兰修女纪念雕塑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德兰修女纪念教堂
特蕾莎修女的卓越见地让她建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如今这一传教会已经遍布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她在教会地位的提高,她的思想、做法以及财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评论和非议。尽管外面的世界给她带来了重重阻力,尽管她内心的信念也处于黑暗中,她还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而这一工作触动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心灵,让他们深受启发。
谢谢惠临!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