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耳其等伊斯兰教国家一样,(印度亦是),阿联酋也是非常注重家庭关系,互助友爱从身边的人做起是他们的民风之一.
真主早就教诲他们---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安定才有社会的稳定.
高高宣礼塔永远引领穆斯林们走向崇高,实现天人合一,求得世界大同.
无处不在的清真寺无时不在提醒穆斯林们:诸恶莫为,真主在看。
在阿联酋,处处感觉似置身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那般友善与和谐氛围里。远远没有中国人之间打交道的那种复杂和劳心。
阿联酋的迪拜人,GDP--人均5万美金,每家3 ,4
辆车。通常家里两个佣人---一个做家务;一个带孩子; 穆斯林的老婆们在家“工作”就是---好好伺候丈夫。
迪拜人很富有,原因有几: 薪资收入高, 高福利, 坐收房租, 作担保人;
坐收房租;大量外劳需要租房,所以本地人都搬去好房子,把旧居出租;作担保人;(无本的生财行当--作担保的收入。即:迪拜规定:任何外籍人来阿联酋工作,必须有当地人作保,因此,需要给担保人按月或按年支付担保费。即:申请阿联酋签证都需要阿联酋当地阿拉伯居民担保,好比向保险公司买份保险。)
阿联酋600多万人中94万余系阿联酋本土阿拉伯人,其余全部是外劳,自然租房业相当发达,当地阿拉伯人坐吃房租都有余,还有作担保的收入,(福利又好--生孩子都有补贴等等),能不有钱?
男子坎多拉,女子阿巴雅,一袭白袍一袭黑袍的黑白分明世界里,即使再有钱,炫富摆阔的机会想必也有限吧! (没有了金利来领带,皮尔卡丹服装,或花花公子皮带皮鞋等等名牌穿戴的攀比), 至多手指上戴几个掉下来足以砸肿脚背的鹅蛋大戒指? 有钱的女性最多也就是在黑袍上镶嵌缀饰或绣花图案,手拎名牌包罢了。(再是有钱也只能“瘦肉埋在饭里吃”啦)。这里似乎没有炫富攀比的风气,开什么车也不特别讲究,代步即可。(有钱人就买游艇啦)。
黑袍白袍,清爽素雅,简单之至。阿拉伯穆斯林崇尚纯洁简单由此可见一斑。
没看见谁个阿拉伯男人为了摆阔气把头上戴个大金环,一色的黑头圈,纽成8字形的头圈据说起源于阿拉伯祖先贝都因人在沙漠里生活,为了系骆驼头部之用,后来沿用至今,成了阿拉伯男子必不可少的头巾头饰了。
(当然伊斯兰教也有弊端或过激的一面,世界上没有完美。凡事凡物总是应先注视其优点或长处吧!)
阿联酋第三大酋长国---沙巴的清真寺之一。阿联酋的清真寺色彩主基调大都是米色,(并几乎都是一个或两个宣礼塔),与沙漠色彩很呼应,有种简洁爽目的美丽。
(宣礼塔:中国西北地区叫做帮克楼,那里四塔结构居多。有曰:宣礼塔数量越多,表示该清真寺地位越高,如土耳其著名的蓝色大清真寺,六个宣礼塔高耸如云。但土耳其一般的清真寺几乎是单塔)。
固然是沙漠都市,却街道干净;虽然没有新加坡或欧洲国家那样大片大片的绿色恩赐,但这里稀稀疏疏的生命色彩更显顽强与坚韧!
( 所有道路与商店名字皆由显赫名人或家族命名,皆是由这些富豪们捐资修建的)。
迪拜宛如现代建筑博物馆,各种造型别致的高楼不断拔地而起.资金雄厚,又能够吸引世界一流建筑设计师等各领域人才,自然就有出类拔萃的时尚建筑.
很欣赏迪拜的阿拉伯建筑风格,不但门窗造型与色彩很阿拉伯,尤其镂空花雕与实心的组合独特,清爽。
阿联酋用金钱的力量和人文关怀著称的社会环境,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从设计阿里法塔的建筑师,到这些旋转舞演员等等。(据说这些大帅哥舞蹈演员来自叙利亚或土耳其等国家.)
身高1.8米以上甚至1.9几的帅哥,身着多层裙袍,翩翩起舞,裙裾飘飘,不断旋转,不断更换各色裙袍, 宛如孔雀开屏......典型的阿拉伯男子舞蹈,不乏宗教意味的玄幻色彩.
既妙曼又阳刚!...
这样的体力活---负重旋转,需要相当的体能强度吧!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观赏过的阿拉伯舞蹈中最打动心扉的旋转舞蹈.
裙袍一层一层脱换,最后变成荧光闪闪的霓红灯一般五彩缤纷。 顶着裙袍旋转是阿拉伯舞蹈一大特色。
博爱
不同的宗教有共同的真理,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价值观 相互理解
彼此尊重
谢谢惠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