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博物馆一瞥

(2011-11-01 06:45:11)
标签:

博物馆文化

小巧袖珍特色

彰显本土文化

(

游记)

分类: 珠珠纪实

             澳门博物馆一瞥   葡萄牙式住宅展馆

   澳门旅游业犹如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伸出若干分枝,数一的是博彩文化,另一支就是博物馆文化;还有方程式赛车文化;"手信"文化;饮食文化;教堂文化等等,缤纷多姿,各自精彩.

   盖因澳门地方太小,沙漠草原雪山森林等这些大美风光无缘亲睐澳门,于是,为了弘扬本岛文化,凸现澳门特色,澳门特区除了把当家品牌的博彩业经营得如日中天,与时俱进(应对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竭力地不断挖掘与打造各种自身的本土文化以提升吸引力.跻身成为了当今亚洲乃至世界的旅游观光热点聚焦之地.

   何谓文化?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物以稀为贵.你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方才被人吸引,夺人眼球,赢得赞誉...

    (以下是我浮光掠影并“拾人牙慧”对澳门部分博物馆的观感与简介)。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博物馆,主要介绍整个澳门历史沿革,小小澳门自然博物馆规模也就不大.细细参观个把两个钟头足够.澳门博物馆门票与西方国家相似,及其便宜,学生减免,星期天一律免费.人类共同的文化资源当然应该大家共享才是.

    澳门主要博物馆有:  澳门博物馆;  海事博物馆;  葡萄酒博物馆;  大赛车博物馆;  澳门艺术博物馆;

玫瑰堂圣物宝库;  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澳门国父纪念馆(孙中山先生旧居兼纪念馆);  澳门林则徐纪念馆;

消防博物馆;   仁慈堂博物馆(有关澳门基督教介绍);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葡萄牙住宅); 土地暨自然博物馆;  通讯博物馆;  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   澳门茶文化馆; 路氹历史馆; "留声岁月"音响博物馆; 典当业展示馆(有赌场必有当铺---澳门特色之一); 澳门保安部队博物馆; 手信博物馆等等.

  这就是一个55万多人口,29平方公里的海岛---澳门所拥有的博物馆,虽然规模大都较小,却仍旧是一支文化奇葩且社会功效不可小觑,它展现了澳门的一种本土文化和对于文化艺术的珍视与尊重,一种注重精神生活的态度!

  
              澳门博物馆一瞥澳门博物馆(左视)


   记得曾经参观呼和浩特内蒙古博物院,(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建的博物馆),登上高高长长的台阶进入展馆后,都还有三四层展厅,而且那个展厅呵,如同内蒙古草原一般"辽阔",(因为展厅内还可以观赏内蒙古舞蹈).待我疲惫不堪地参观完一楼二楼展厅时脚都快断了,再没有气力上楼继续观展,于是下楼.快出门蓦然发现大门后有一排轮椅!哎呀,咋早没发现哩?!......

  国内博物馆因成本和管理问题,出于节约用电,有的不接待个体参观者,曾路过内蒙克斯克腾旗,欲参观其外观独特的地质博物馆,却被拒.因只接待团体或上级要求接待的组织.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好容易等到下午四点开馆时间了,见我独自一人,又不让进入,(怕浪费电)...终于等来一拨陪同北京来客的参观者,我这才得以跟他们入内参观.(其实我不反对合理收门票费以维持管理费用,但是,仅仅做门面的博物馆,实际效用何在?)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博物馆内的住宅介绍部分.澳门的葡式代表建筑与海岛澳门本地建筑介绍.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的街道路牌展示,至今澳门的大街小巷依旧是沿用图上葡萄牙风格的路标路牌.

 
                 澳门博物馆一瞥
   近年来新建的澳门科技展览馆.地处填海造地上.澳门,总在不断挖掘潜力,推陈出新.陆地面积有限,就向大海和地下发展,水处理系统等等都尽量利用地下空间,把地面尽可能开辟为公园以造福市民.

 

                        澳门博物馆一瞥


   “路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就是当年葡萄牙人的居所与使用物等等的陈列。这里沿海一排的葡式住宅,优雅宁静,可惜又遇翻修中,不能收获好照片。

                澳门博物馆一瞥
  另一个角度看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地处海边,因不断填海成了湖,当年的景观已大打折扣了,其对面“威尼斯人”,"新濠天地“等新兴娱乐场(酒店)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老资格的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全面介绍葡萄牙著名的航海事业,澳门海运以及渔业历史,展品多样,形式丰富,很值得参观,门票澳币10元,(不到9元人民币),星期天免费参观。与世界同步,周一休息.

  (葡萄牙特色的碎石花纹地面已经被很多国家欣赏,据说巴西和法国也有类似地面图案)。


                  澳门博物馆一瞥


     原来的海事局,后作“海事博物馆”,现今澳门"海事博物馆之前身.位于现在的海事博物馆对面。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保安部队博物馆,名字很大,内里很小,但历史悠久。是把现今澳门保安事务局一楼大堂作为展馆,(前身是军事博物馆),内里陈列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军,警用物品,包括枪,炮,通讯器材以及制服和珍贵的历史照片等等。(博物馆标牌实在“袖珍”,门口左边的盆景旁,我在这附近来来回回边走边问了好几趟,好容易才找到这个不起眼的“博物馆”入口)。
              澳门博物馆一瞥
   保安部队博物馆所在的整个建筑远眺,它的前身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族修士创办的"嘉斯栏修院,1861年澳门总督下令折毁修院改为一座军营以备战.前面是现在的陆军俱乐部。后面是现在澳门保安事务局和保安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保安部队博物馆旁边花园内的老建筑。(嘉斯栏花园)
               澳门博物馆一瞥


   路氹---就是澳门两个离岛的合称,它们分别是路环岛与氹仔岛。路氹历史馆,(门票5元葡币,人民币4元左右),其前身是海岛市政厅,这是20世纪属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模仿罗马古典建筑。在有限的空间下,营造出雄伟及威严感,昔日当地俗称该大楼为“衙门”。2006年5月7日转变为保存和推广路氹历史文化的角色。
                         澳门博物馆一瞥  路氹历史馆大门
  我又找了好久才找到,明明路过此了,就是没留意门口那牌子。真是善于保护历史建筑,挂个大牌子肯定煞风景吧!(走过中国数百个火车站,唯有内蒙东部的牙克石市火车站没有硕大站名牌以及讨厌的广告板立在建筑物顶上。因为那是一座漂亮的俄罗斯风格老建筑,翻新后为了依旧保持原来风采,如同上图,只有一个小小站名牌子在入口处。)


            澳门博物馆一瞥
  昔日澳门路环海岛市政厅会议室。墙上是历届海岛市政厅总督照片.
     澳门博物馆一瞥
  历史馆内里---昔日的海岛市政厅会客室。
                澳门博物馆一瞥
  路氹建筑特色---中西式皆有。
                      澳门博物馆一瞥
  澳门路氹离岛的传统手工业是爆竹(烟花,又叫火炮),图上是爆竹包装沿革的展示,另外还有其制作流程介绍。路氹造船业也是其特色之一。建造浮船渔船类。
             澳门博物馆一瞥
   你拜圣母我拜关公,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澳门博物馆一瞥
  日常用具,最右边是当地抽烟的烟筒。其实这些家庭用具在中国许多地方以前哪里都能看见,但是,是不是都保存下来留作历史纪念展物了呢? 

                    澳门博物馆一瞥
  西式建筑的路氹历史馆旁边的当地中国庙宇. 

               澳门博物馆一瞥


    手信--港澳以及广东地区流行语,就是土特产糕点或礼物,澳门“钜记手信”如今成了澳门数一的品牌。澳门人真的是颇具匠心,把一个类似月饼的糕点都做成了澳门的旅游名片。在中国,湖北麻烘糕孝感麻塘;天津麻花四川丁丁糖苕丝糖重庆怪味胡豆;上海城隍庙茴香豆等等,随便张口都举不胜举,是否这些著名地方食品糕点或小吃也有其博物馆或展馆什么的?(可能天津麻花有展馆吧!)
                         澳门博物馆一瞥                            
这是介绍梁姓小伙子如何街头推车卖糕点直至做到今天的钜记手信老板其历史沿革和起家卖糕点的手推车    
澳门博物馆一瞥

 " 钜记饼家"的糕点包装以及包装盒印刷图案的历史变迁。
                        
              澳门博物馆一瞥

 玻璃柜里是糕点木制模具展示,墙上有鉅记创立以来的糕点包装图案以及制作糕点用食油的介绍,糕点品种介绍
                澳门博物馆一瞥

      手信博物馆内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互动展示,最吸引小孩.
澳门博物馆一瞥  手信博物馆外观


这个手信博物馆名字大展厅并不大,可能与你家100来平方米的面积相当吧!但还是能够开辟成为展览馆,让人对澳门努力不懈地开发与介绍本土文化的精神敬佩有加......
                          澳门博物馆一瞥
   "手信博物馆"隔壁的糕点店铺,走在大街上总看到不少游客拎着"鉅记"字样的糕点,尤其广东为首的内地游客喜欢买它.但是西方游客在这里只买蛋挞品尝,因为葡萄牙蛋挞很出名.

   值得称道的是:钜记饼家一直致力参与慈善,希望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往多以捐款于慈善机构形式.2009年初开始构思成立"手信博物馆",意在保存本土文化特质,让市民与游客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希望博物馆用作慈善用途,可以更广泛参与慈善,回馈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