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当代百名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风采电视报告会上的演讲      刘一清

(2012-04-25 12:16:03)
标签:

范仲淹

中国

宋体

《春秋》

《红楼梦》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学家网征稿

http://s15/middle/6d7bb200nbe55c5968eae&690     刘一清" TITLE="在当代百名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风采电视报告会上的演讲      刘一清" />

http://s14/middle/6d7bb200nbe79312c5f5d&690     刘一清" TITLE="在当代百名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风采电视报告会上的演讲      刘一清" />
              < 图片中间者是刘一清>


    在当代百名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风采电视报告会上的演讲

 

刘一清

尊敬的各位文友,女士们,先生们:

我有幸参加2012年当代百名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风采电视报告会暨电视颁奖大会http://www.tudou.com/v/02tYImOeanM/&resourceId=0_04_02_99&autoPlay=true/v.swf能听取各位专家、学者、文学前辈精彩的演讲,能零距离地与各位文友交谈创作经验,对于我——一个生长在山里的人来说,的确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倍感荣幸之至。

我在农村工作二十几年,长期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对底层群众的贫弱冷暖,基层干部的荣辱兴衰,堪称耳熟能详。国家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骤转型,文化走向多元,改革涉入“深水区”。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创作的源泉。我会好好的挖掘并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我虽然出版了两部拙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前不久,我同时加入了中国散文协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但深知,在文学探索的路上孤军奋战的我,还没有拾到开启文学殿堂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我迫切希望聆听各位名家、前辈、文友的教导。若能如愿,定会助我在沧桑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提炼出璀璨的文学精华。

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在那样艰难困苦中,磨砺出许多文学名著。不知他战胜过多少世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失败,攻克过多少文学路上的难关险隘!

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事,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中间竟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至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用餐。就这样,他勤奋地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之旨,便都领会并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司马迁终其一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两句十年得,一吟双泪流”方才使《红楼梦》成为民族文化不动产。

太多太多的先哲文人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刻苦用功,是我学习的典范。 

 现在,老天爷给予了我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工作轻松,有许多空余时间从事我这神圣的事业。因此我没有理由不抓住这大好时机,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许多与我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文友已在我的前头硕果累累——震惊文坛了。而我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还在痛苦地摸索着走路的步履。先天营养不良的现实,让我很难一步跨越一道高墙门槛。但我坚信,有了各位良师益友的指点迷津,特别是,能够听到名家精彩的讲演,感受良多,受益匪浅。我坚信:只要有“姜公八十入文王”的不渝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斗志,就一定会登上文学的殿堂。

何建明主席前年7月,在“中国作家首届新创作论坛”上谆谆告诫我们,要想当作家,必须要有政治家的素质,思想家的天才,社会学家的胆识,普通公民的情怀,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文学大师。

为此,我将竭尽全力去做,去做文学的美梦,去做潜心的匠人,去做文学该做的事情。

虽很难像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那样,成就“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的惊世之作,但秉承沈国鳞老先生“学海茫茫,即使取一瓢饮,也甘之如饴;青灯黄卷,虽清贫辛劳,但拥有一份遨游学海的幸福,亦已知足”这样一份执着,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而前行,总能在文学海洋的沙滩上,拾取到属于我的灿烂的明珠和贝壳,以飨广大读者,供之茶余饭后赏玩。那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