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我没学会烧小锅菜,更不会炒肉菜,现在能经常露一手的是我切菜功夫(我切菜丝和土豆丝很块很细很均匀)。我刚当炊事员的时候,正好青龙山农场食物十分贫乏,一连的食堂几乎顿顿喝汤。那时开饭要排队进去,男排队伍第一人往往会进饭厅时看一下,然后喊声“得儿——”队伍最末的那位会模仿锣鼓的声音叫声“嘡”(汤)。我们烧汤只切一脸盆白菜或卷心菜丝,锅里放点油,用像铁锹一般大的铲子把菜丝炒几下,加一大盆土豆条,然后加好多桶水,也经常煮些豆腐汤。总之,大家基本是素食者。不过我记忆中好像吃过几次狍子肉,但都是切成丝炒卷心菜,只够几百战士塞牙缝的。在青龙山吃过狍子肉的人很多,我记得肉很精,没一点脂肪。可是在青龙山农场吃过熊肉的人恐怕只有一连的战士了。
关于熊的故事我是听说:冬天一连的战士上山伐木,突然一只一人高的大熊悄悄从林子里走了过来。起先伐木的战士没有注意到,等有人看见惊叫时,距离最近的战士已能闻到熊身上的臭味了。大家吓坏了,立刻往拖拉机后面的车斗上爬。大熊冲了过来,幸亏驾驶员机警地开动链轨拖拉机向大熊压去,把大熊的腿压在了车链轨下面。大熊发威,把链轨咬得嘎嘣嘎嘣直响。爬到车斗上的战士见状跳下车斗,乱棍打死了大熊。熊掌、熊胆、熊皮上交团部,剥了熊皮的大熊抬进食堂,给大家改善伙食。
大熊抬进伙房那天晚上里是我夜班。大熊身上的脂肪非常厚,月光下,剥皮后的大熊躺在伙房地上白乎乎的样子和尸体差不多,惊得我头皮发麻。第二天,炊事班的人一起忙着收拾熊肉,熊油熬出了好几铁桶。熊肉比例不大,去掉脂肪没有多少肉,可大家还是肥肥地饱餐了一顿。我的印象是熊肉有股怪腥味,以前我不吃肥肉,所以可能没有怎么吃熊肉,但用那几桶熊油做的菜汤我肯定吃的,因为这些熊油每天烧汤要用,而且用了很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