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绩溪龙川村(二)—— 奕世尚书坊与胡宗宪少保府

标签:
绩溪龙川村奕世尚书坊胡宗宪少保府乡贤祠旅游 |
分类: 皖风徽韵 |
皖南绩溪龙川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
龙川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
奕世尚书坊,石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高10米,宽9米。
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该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胡富是明成化戊戌科进士(1478年),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科进士(1538年),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故冠以奕世。
石坊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有明代书画大家文征明手书镌刻的“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书法道劲流畅、气韵不凡。
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恩准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恩准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都宪坊
都宪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三等。
澄心堂纸作坊,可以按照你的生肖亲手做张属于你自己的澄心堂宣纸。
胡宗宪少保府
胡宗宪少保府原址以抗倭纪念馆的新形式向游人展示他的生平事迹。
胡宗宪,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臣,官拜兵部尚书衔任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是将钓鱼岛划归中国领土的第一人。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书中“图以志形胜,编以纪经略” ,有地图114幅,约26万字。在“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这一重要文献说明钓鱼岛在明代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海防区。胡宗宪一生英勇抗倭事迹被历代家乡人民所传颂。
龙川村地势独特,村东龙须山耸立,村西凤头山相望,北有登源河,南有天马山,东西南北、山水相连,整个村庄布局呈船型,聚天地之灵,有人文之杰。
科举时代殿试发榜,状元站在宫殿前石阶上刻有鳌鱼的地方迎榜,故称高中状元为独占鳌头。这种脊饰具有传统兽吻防火避灾之意,又由于脊饰高居屋顶,还蕴含祈望子孙科举荣登榜首的心理。
乡贤祠
乡贤,指一地德行高尚的人。明清时,凡品学、政绩为地方所推崇者,殁后由地方官吏报请立牌入县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