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6d68a42agd74c15f30de2&690
孩子的成长是个社会化的过程,孩子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在学校和社会中与越来越多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并逐步独立地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学会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被家长放在教育的首位。
家教情景
一天晚上,很晚了小明还亮着灯,爸爸走进他的房间,问他:“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小明说:“这道数学题我还没算出来,明天就要交作业了,请帮我看一下。”爸爸听孩子这么说心里很高兴,觉得他很认真负责,学习挺努力的。
爸爸走过去,看着孩子对着一道题发呆。爸爸看了说:“这不和你前两天做的那道题类似吗?只是说法和要求变了一下,解法应该都是相同的啊!”
小明困惑地看着爸爸,“你说的是那道画辅助线的题吗?是啊,我怎么没想起来呢?”爸爸摸着小明的头说:“做题要会独立思考,可不能总等别人提示呀。”
专家分析
研究发现,孩子们在学习时一般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不加思考地学习,老师怎么说,孩子就怎么记,对学的知识没有什么体验,也没经过思考,知识即使学会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一种是学习了,理解了,加上自己思考,学会的东西记得很牢,很久都还是记忆犹新。
有的时候父母和老师也只是关注学生记住了多少内容,考了多少分,对孩子是不是融人了自己的思考不太在乎,时间一长,孩子们也就懒得去思考了。如果这种倾向不能及时的扭转,那对孩子的自主能力及创造力都是有影响的。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实质上也是对孩子主见性的培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孩子的思想必然要受到他周围环境的熏染。而培养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培养孩子主见的最好的方法,也是孩子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个基础。
心理学家发现:各方面过多依赖父母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新的环境中适应不良。他们多是缺乏主见、任性、自私而又缺乏责任感的,其他的孩子也往往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这样孩子在学校生活中也会情绪低落。更多地想寻求父母的支持,对父母有依赖性,遇到问题总想找父母来帮忙解决。
所以专家认为:就总体而言,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究其原因,还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孩子受到了不恰当、不完善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的对策
对策一:重视孩子的新发现,学会反问孩子
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问到各种奇特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问题,而当他们提问的时候,父母要先耐心倾听,对他们的新发现热情地加以鼓励和表扬。比如说当孩子告诉父母“妈妈,我发现火苗总是向上的呢”,“我发现泡沫在水面上总是浮着的”,父母听完之后,要先表扬孩子的发现,然后,问上一句“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开始自己慢慢思考问题的原因。如果他实在不知道,还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引导孩子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它可是孩子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经之路。
应该认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了独立处理事务的意愿,这时父母就应重视孩子的自主思考行为,并给予支持。
对策二: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会把孩子带进一个问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会不断向自己提问,并努力寻找答案。在孩子不断提问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会领悟到事物的可变性和相对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当孩子发现大熊猫的祖先原来竟然是吃肉的,那为什么现在是吃竹子呢?当他关注到这些的时候,思考也就开始了。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寻觅,渐渐的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有主见和思想了。
对策三: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好方法。现在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包办他们的事,吃穿都是父母安排得好好的,这一方面会形成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孩子们一些可以独立思考的机会。
父母不要害怕孩子会把事情办砸了。家中的一些事情都要慢慢地让孩子来参与,事情越是复杂难办,越要敢交给孩子来处理。在孩子动手来处理这些事情时,大脑肯定也是在飞快的旋转,种种交叉汇合,激流突变,孩子们都在亲身体会,并思考着如何来解决,怎样把事情办成功。父母在孩子完成交代的任务后,要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会使孩子增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信心,独立思考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对策四:认真回答孩子思考中提出的问题
有一些孩子爱琢磨事情,并喜欢提出一些问题,对孩子的这些问题,千万不要对他们说“无聊”和“荒诞”,做父母的应该很认真的来对待,越是小的孩子越是要如此。如果事关科学,父母不妨查查相关的资料,给孩子一个正确满意的答复。孩子如果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的重视,一定会更加有兴趣来研究和探讨。
经常愿意对事情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小孩,会更加有创造力,思维也会比别人更活跃。许多世人皆晓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会成功,正是父母从小对他们这种爱琢磨、爱研究的个性的保护。保护了孩子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对策五:注重玩具对孩子大脑的开发
玩具永远是孩子的好朋友,父母不要害怕孩子把玩具弄坏。尤其是小的孩子,出于好奇喜欢拆弄玩具,很多时候,玩具很快就被孩子玩坏了,对这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惩罚和打骂。
聪明的父母要学会引导着孩子来玩这些玩具,趁机给孩子讲玩具的机械原理,并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导孩子打开独立思考之门的法宝。通过玩,孩子也会学会很多东西。另外,经常玩玩具对孩子们的大脑有益,大脑是人的智慧之源,充分开发大脑的功能之后,也会使孩子更加喜欢思考。
名人教子示范
电波之父的引路人
麦克斯韦被称为“电波之父”,他是父母非常疼爱的独子。父亲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心灵手巧,家里的大事小事,他都能应付自如。
麦克斯韦的童年是在风景秀丽的爱丁堡度过的。从小他就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喜欢思考问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他的一张小嘴就没停过,“爸爸,大树为什么朝天上长啊?”“这群蚂蚁会不会说话呀?”……这位博学多才的父亲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总是非常耐心而又重视地回答着,尽管有些问题在他看来有点儿幼稚和可笑,但是对于儿子的好奇心,他总是尽最大努力来满足。
有一天,姨妈珍妮给他送来了一篮苹果。拿着苹果,他并没有吃,却问道:“姨妈,这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是太阳光照红的。”姨妈随口答道。
“为什么阳光照了就变红了呢?”
姨妈竞被他给问住了,为了摆脱窘境,就故意转移他的目标:“小家伙,这个问题是大人们研究的事,你还是去吹泡泡玩吧。”
谁知她的这个主意更糟糕,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了美丽的五颜六色,麦克斯韦看见后是又惊又喜,连忙来问姨妈:“为什么太阳照着泡泡却成了彩色的呢?”
父亲见状便忙出来解围,他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大部头的物理书,对儿子说:“这是物理学中光学的问题,你如果读懂了这本书,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正是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培养了小麦克斯韦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不幸,但这种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他一直没有丢掉。在科研的道路上,他最终揭示了电磁学的内在规律,为近代电子科学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原文出自【中国育婴网】:http://www.babyschool.com.cn/zaojiao/detail82350.html
加载中,请稍候......